日本化粧品攜手IT企業打造「私人訂製」服務

2019/12/12


       花王和高絲等日本化粧品企業正相繼與外部的IT企業開展合作。原因之一是為了活用沉睡的數據。通過人工智慧(AI)分析用戶的皮膚狀態有助於開發新産品。另一個原因是依賴外部企業智慧的新領域相繼誕生,例如利用像皮膚一樣的「超細薄膜」的業務。在存在年輕顧客流失隱憂的背景下,日本化粧品企業意在通過應對數位技術渡過難關,但是法國歐萊雅等海外化粧品企業已經先行一步。過去一直奉行獨立自主主義的日本化粧品行業也不得不做出改變。

 

       花王將於2020年推出一項服務,借助從皮脂提取的RNA(核糖核酸)來分析皮膚狀態。RNADNA不同,會每天發生變化,被認為能用於分析皮膚狀態。花王與AI開發企業Preferred Networks合作,提高樣本數據的分析精確度。目前分析出結果需要2天時間,計劃縮短至幾秒鐘。

 

花王與Preferred Networks合作

 

       首先將從部分店舖的顧客皮脂中提取RNA然後進行分析,設想未來讓顧客在家提取RNA,然後獲得護膚建議。花王的長谷部佳宏專務執行董事表示,「將以基因級的水準判斷化粧品的好壞。力爭實現真正有效果的護膚,而不是單純護膚」。

 

       花王之所以和日本代表性AI企業Preferred Networks合作,是為了活用長年積累的數據。雖然該公司擁有大量關於人類皮膚的資訊,不過「不清楚現在與5年後皮膚變化的因果關係」(花王相關人士)。將RNA的分析數據與皮膚數據相結合,有望預測老化情況。

 

       為了將沉睡的數據變成「寶藏」,日本化粧品行業與外部企業合作的動作出現擴大。

 

       高絲從2019年開始與開發量子電腦的初創企業MDR合作,面向商品開發啟動實證實驗。

 

       化粧品的原料調配講究獨特的配製方法。研究人員根據經驗和感覺從無數可能性中尋找最佳平衡點,然後由企業開發出具有理想效果的産品。

        

       但是,這種情況下,開發化粧品需要數年時間。高絲認為,使用計算速度遠遠超過普通電腦的量子電腦來分析最佳調配方法,能夠縮短調配作業的時間。

 


 

       該公司推進分析的數據是材料攪拌角度和時間等化粧品的「設計圖」。如果實驗步入正軌,可能誕生超出人類想像的全新配方設計。計劃最早於2021年在山梨縣投産的新工廠引入這種開發方式。

 

       化粧品行業的專業性高,過去僅與原料廠商等業內企業合作的情況較多。最近之所以改變戰略是因為化粧品企業對年輕顧客流失抱有危機感。花王社長澤田道隆表示,「顧客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我們自己的技術和創意存在極限」。

 

 

       在美國,被稱為D2C(直銷品牌)的化粧品市場出現擴大。年輕消費者被認為喜歡適合自己的産品。因此,高度的皮膚分析、不靠偶然的成分調配對於化粧品企業今後的生存至關重要。

 

       此外,日本化粧品業還出現了通過科技打破傳統化粧品外殼的嘗試。

 

       花王與松下攜手從124日開始發售運用在人的皮膚表面形成超細薄膜技術的小型儀器。只需在儀器內裝上作為纖維原料的液體,對著皮膚噴射,就能形成覆蓋皮膚的薄膜。據悉與面膜等傳統護膚産品相比,保濕效果更好。

 

       花王2018年公佈了超細薄膜形成技術,並募集産品化的合作企業。對該公司來説這種做法十分罕見,由於缺乏將儀器小型化並量産的經驗,最終選擇與外部企業合作。

 

       松下的常務執行委員品田正弘表示,「希望通過合作打造美容家電的新範疇」。對合作對象來説,與消費者密切接觸的化粧品企業很有吸引力。雖然化粧品企業是在市場環境變化的推動下與外部企業合作,但這種合作可能催生出未開拓的市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