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7萬億日元市場被冰封
2020/04/01
郵輪旅遊業遭遇寒冬。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聚集性感染成為問題,佔全球市場8成份額的三大郵輪公司決定停航1~2個月。預計疫情結束後的需求復甦也需要一段時間,眼下各公司的股價已經較年初下跌7成。擁有7萬億日元巨大市場的國際郵輪業的前景堪憂。
![]() |
國際郵輪業此前持續增長,但由於新冠疫情而陷入困境(照片為停泊在舊金山近海的「至尊公主」號) |
全球最大郵輪公司嘉年華郵輪旗下的「至尊公主」號目前漫無目的地漂泊在舊金山附近海域。截至3月21日,該郵輪上已確診78人感染新冠病毒。和之前停靠在日本橫濱、總計712人確診的「鑽石公主」一樣,成為了聚集性感染的舞臺。
全世界約300艘郵輪處於限航狀態
「至尊公主」號3月中旬完成了約2400名乘客的下船和隔離,在5月之前一直沒有出航計劃。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敦促美國民眾避免乘船,川普總統也要求臨時停運。郵輪業界決定3月14日起停航30天,部分企業還決定在此基礎上再延長一個多月。目前全球約300艘郵輪被認為正在實施航運限制。
全球參加郵輪旅遊的人數2019年同比增長5.3%,首次突破3000萬人大關。隨著旅遊線路的豐富和價格下降,最近十年增長了1.7倍。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分析,由航運帶來的直接投資為680億美元,在停靠港口創造的就業機會等經濟拉動效果達到1500億美元。因此停航將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 |
CLIA認為,3~4月的停航造成的直接損失僅在美國就達到20億美元。各公司開始進行臨時裁員,預計在美國將有1.54萬人失去工作。但CLIA的宣傳負責人表示「尚未進行要求政府對郵輪給予補貼的遊説活動」。
嘉年華郵輪、皇家加勒比郵輪、挪威郵輪這三大郵輪公司擁有全球市場8成的份額。但為減少向美國納稅,船籍註冊地在其他國家,船員也大都來自菲律賓等國,因此美國輿論並不支援支援郵輪。停航的郵輪由於仍需要維護費等,各企業都面臨著能堅持多久的體力的比拼。
股價下跌7成,影響長遠
據日本野村證券的分析,嘉年華郵輪的現金餘額超過30億美元,停航期間每月的現金消耗額為5.6億美元。另外兩家郵輪公司的手頭資金也比較充裕,摩根大通的約瑟夫·格雷夫認為「嘉年華和皇家加勒比的現金可支撐6~7個月,挪威郵輪則可維持‘燒錢(cash burn)’10個月左右」。
但問題在於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復。波士頓大學研究旅遊管理的教授克里斯多福·莫勒認為「在(可以靈活縮減的)非剛需支出當中,享受渡假的郵輪旅行將是最後一個恢復的行業」,對復甦所需時間感到擔憂。
嘉年華郵輪的股價(截至3月26日)已經比2020年初下跌65%,皇家加勒比郵輪也下跌70%。跌幅超過了大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46%)和大型酒店集團萬豪國際(45%),且遠遠高於2016年茲卡病毒流行、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
不過,郵輪業也是以以往的危機為契機形成了如今的格局。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由於需求停滯和新的客輪完工時間重疊,各郵輪公司通過增加低價位旅遊行程等來廣攬遊客。在這場價格戰的過程中,嘉年華和P&O公主郵輪於2003年合併,形成了如今三巨頭壟斷的狀態。眼下的新冠疫情也有可能帶來進一步的變化。
靠港日本的郵輪取消100艘次
全球性的郵輪停航也影響到日本。原來預定2020年停靠日本的外國郵輪已經有超過100艘次決定取消或延期。各郵輪公司和旅行社紛紛宣佈採取安全措施,著手修復負面形象,但影響似乎無法在短期內消除。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統計,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已經取消行程的郵輪加起來乘客定員數超過23萬人。日本觀光廳公佈的2019年郵輪遊客每人平均消費額為3.9萬日元,按每艘郵輪都是滿員來計算,損失的旅遊消費達到90億日元。這相當於2019年郵輪遊客旅遊消費額的1成以上。
![]() |
日本郵船公司的「飛鳥2號」郵輪 |
日本郵船旗下的郵船Cruise已經取消了4~7月共計11個旅遊行程,將在3月底之前把完成重新裝修的「飛鳥2」內飾照片等發佈到Instagram上。4月份返回橫濱港時將在船身上懸掛為抗擊疫情加油的條幅等,「通過發佈資訊來避免存在感下降」。
旅行社經營的産品目前處於基本為零的狀態。經營郵輪産品的Bestone.com公司「提議把停航線路的旅客轉到今天夏天以後同一船隻的其他旅行線路上」,希望最大限度地降低對業績的影響。另外一家大型旅行社的高管則嘆息道「最盈利的項目要是不行了,未來日子可真不好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浩實、吉田啓悟、長尾里穗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