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ORI和宜家在亞洲傢具市場「龍虎爭」

2022/12/09


       亞洲傢具市場上的競爭日趨激烈。日本NITORI控股(宜得利)預計3年內將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店舖數量增至300家,達到原來約3倍,新開店數量將超過日本。瑞典大型傢具企業宜家將在中國擴大電商(EC)業務。亞洲雖然物價上漲,但國內生産總值(GDP)增幅也很大,雙職工家庭出現增加,傢具企業將抓住亞洲需求。

NITORI在北京市內開了第一家店

    

      「商品性價比高,由於我就住在附近,一換季就來購物」,12月上旬,在一家證券公司上班的女性來到上海市的「宜得利家居」購買了保暖性好的床單。這家店舖除了經營中國自主的商品外,還經營從日本進口的食具及廚房用品。

 

      NITORI正充分利用從生産到銷售都自主進行的SPA(製造零售)經驗,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發起廉價傢具專業店的開店攻勢。11月在北京市開了第一家店。NITORI會長似鳥昭雄表示「在中國大陸自從2014年在武漢市開設1號店以來,一直希望在北京開店」。

  

      NITORI在東南亞也於1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店,然後不斷擴大店舖網,將店開到新加坡。12月內還將首次在馬來西亞的地方城市開店等,計劃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內將把日本以外的亞洲新開店數增至39家,達到上財年的近2倍。

      

      NITORI會長強調「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將使日本和國外的開店數量達到相同,2024財年(截至2025年3月)將使國外開店更多」。日本以外的亞洲店舖數量截至2022年2月底約為90家。目標是3年內增至原來約3倍,使新開店數量首次超過日本。

  

     NITORI加速亞洲開店的背景是傢具市場迅速擴大。馬來西亞2022年7~9月的實際國內GDP增長率比上年同期增長14%。雖然比新冠疫情下經濟受限的上年同期反彈的影響也很大,但佔GDP 6成以上的個人消費增長15%,即使在物價上漲的背景下也支撐了整個經濟。

 

      據德國諮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預測,東南亞2022年的傢具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日元,今後5年將年均增長8%。

 

      在區域內,過去是在居住地區家族經營的店舖內購買傢具,而近年隨著收入水準提高,「選擇品質穩定、經營多種商品的連鎖店的傾向越來越強」(亞洲日本窗口負責人下村健一)。


 

      競爭對手宜家(IKEA)也在擴大亞洲業務。目前,該公司已經在亞洲地區(不包括日本)開設了65家門市,在中國,包括小型店在內,共設有36家門市。2021年,宜家在菲律賓馬尼拉開設了總建築面積(包括倉庫等)全球最大的門市。

  

宜家在中國還通過擴大電商業務來抓住需求(資料圖)

   

      除了門市銷售之外,在中國,宜家還通過擴大電商業務來抓住需求。為了縮短配送時間等,強化了物流中心,並大力開展通過直播方式來銷售商品的「直播帶貨」業務。該公司認為,在中等收入群體猛增、住宅開發迅速推進的亞洲,未來傢具市場仍會繼續增長。

 

      在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淘寶網」等也銷售傢具,但高盛證券的河野祥表示:「在中國等亞洲國家,很多情況下都向住宅銷售嵌入式傢具,因此當地企業中沒有競爭對手」。他分析説,NITORI和宜家這樣的低價傢具專賣店「在亞洲很有潛力」。

 

      日元快速貶值也産生了影響。NITORI的約9成産品在以亞洲為中心的海外地區生産,日元對美元貶值1日元,就會導致年利潤減少約20億日元。也有海運貨櫃的供求關係在全球範圍內緊張導致運費高漲的原因,在日本維持價格的難度加大。該公司認為,美國業務「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很難改善收益」,計劃在2023年4月之前退出該國業務。

 

      如果是匯率影響小、距離生産基地近的亞洲,將具有可降低運輸成本的優點。為了擴大亞洲業務,NITORI除了在泰國建設新工廠外,還考慮2023年內在越南河內新建傢具工廠。

 

      不過,亞洲也存在風險。在中國,受防控疫情的相關政策影響,經濟明顯減速,內需方面,10月的零售銷售額轉為同比負增長。1~10月,傢具類銷售額同比下滑8.2%,僅為1290億元。

 

      中美對立也可能導致供應鏈斷裂。除了需要鉅額投資的大型店之外,還要增加小型店,如何能夠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構建開店網路變得十分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坂本佳乃子 東京、若杉朋子 上海、井上航介 曼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