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的中國路(中)誓言「不成功不回日本」

2023/11/14


      「在重慶和大連等地擴大營業地區,但店舖數量基本沒有增加。有做下去的意義嗎?」

     

      2012~2013年左右,羅森在東京和上海的事務所召開內部會議,當負責人三宅示修(現任常務執行董事)彙報中國業務情況時,聽到的是總部董事等的批評聲。

        

羅森在中國的店舖

     

      2002年就任的羅森時任社長新浪剛史提出了在中國開1萬家店的目標。但在重慶及北京等最初開店的地區,羅森的知名度很低,獲得加盟店並不容易。因此,只能從經營直營店開始,但這樣的開店成本很高,陷入了營業虧損。

  

      2010年~2012年,羅森在上海相繼關閉了不盈利的店舖,雖然增加了進駐地區,但店舖總量沒有增長,維持在300家左右。在關閉店舖的同時,羅森還推進了商品等的改良,顧客隨之增加,上海業務的虧損減少。不過,受新增區域虧損的影響,中國整體業務的虧損並沒有起色。

    

      2012年,日本政府將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國有化,中國大陸各地發生遊行。羅森公司內外出現了質疑聲,稱「難道打算在這種情況下全力開展中國業務嗎?肯定不會順利」。

  

      「(我們)還正在摸索商業模式,你們卻……」、「混蛋!」,駐中國的負責人們氣憤不已。公司還以虧損為由,在2010~2014年左右扣了當地負責人們的獎金。

   

      「在讓大家獲得幸福之前,我不會回日本」,有一次,三宅對派駐人員這樣發誓。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在中國獲得成功,好好讓他們瞧瞧——看到「指揮官」的堅定決心,負責人們也都燃起了鬥志。

  

      2011年底被派往上海負責行銷、現在已第12個年頭的吉田涼平(42歲)回憶當時的心情説:「雖然處於困境,情況一團槽,但充滿期待」。他表示:「因為能夠參與從300家店增至1萬家店的業務,在當時看來是那麼的充滿吸引力」。

  

 

在重慶市開業的羅森店舖,展示麵包商品的店員(kyodo)

         

      「如果控制開店數量,將能夠實現銷售盈利,但面向1萬家店的目標持續擴大規模,將會陷入虧損。用現有店的盈利無法吸收虧損」,中國的團隊與東京總部一邊這樣討論,一邊穩步擴大了店舖網。


     

      2014年底只有約500家店,而從2015年開始加速開店。當羅森在各地區的店舖數量的佔有率上升至10%左右時,知名度一下子提高,希望加盟的店主也隨之猛增。

 

   
      除了將開店、店舖運營及商品開發等整個供應鏈委託給當地的「區域授權協議」外,羅森還採用了在指定地區運營多家店舖、由總部提供供應鏈的被稱為「大加盟(Mega Franchise)」的加盟方式。

  

      2021年,羅森在成都市和深圳市收購了現有的便利店,店舖網猛增。

  

      在羅森增持上海合資公司股票的2011財年以後,中國業務整體持續營業虧損,但2020財年實現10年來首次盈利。由於新冠疫情,2022財年再次陷入21億日元的虧損,但2023財年將重新扭虧為盈。羅森甚至計劃2025財年實現70億日元以上的營業利潤。經過苦難的10年,羅森中國業務終於走上正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渡邊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