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的中國路(下)4大戰略加持

2023/11/15


      長期虧損的羅森中國業務走上正軌的原因可以整理為4個戰略。首先是在以上海為首的各地業務公司確保了過半出資。

     

      原來沒有在中國經營業務的經驗,全靠摸著石頭過河。中國公司總裁三宅示修指出:「如果在尚未建立經驗的階段,從事合資業務,一般會與合作夥伴發生糾紛」。通過提高出資比例,確保經營的獨立性,可以避免與合資對象爭奪主導權。還可以對試驗性舉措進行投資及掌握人事自由。

     

      第二是追求中國特有的經營方法。中國人的文化和習慣與日本不同,因此將日本的做法生搬硬套給中國,容易失敗。

  

      三宅認為,對於地域寬廣的中國,很難一概而論。基於這樣的想法,羅森決定將便當等商品開發、選定開店地區、財務及人事戰略交給當地的業務公司。

  

      與加盟店打交道的方式也採用了中國特有的方法。當總部推出下力氣開發的新商品時,如果是日本的加盟店,一般會積極進貨和銷售,而中國加盟店則下單遲緩。為此,羅森在中國採用了給銷售更多新商品的店舖更多銷售獎金等更直截了當的促進銷售方法。

  

      另一方面,除了將許可權交給當地外,必要的時候上海的總部會對整體實施管理。比如,針對管理店舖的員工主管(Supervisor),設置了在中國全國統一的公司內部資格制度,努力將各店舖的品質保持在一定水準。

 

羅森的中國店舖(資料圖)

       

      第三是打磨商品力。優先發揮當地的自主性,PBPrivate Brand,自主品牌)商品現在約7成為當地自主,3成左右是全國統一。與約9PB商品全國統一的日本羅森相比,差別明顯。家住廣東省佛山市的男子麥樹林(20歲)説:「(羅森)食品的種類非常豐富」。


  

      第四是日本人長期派駐。包括三宅在內,派駐中國超過10年的駐外人員現在有十幾人。與往往4~5年左右更換派駐人員的其他日本大企業不同。由於將許可權交給各地的業務公司,也需要很多經營人才。羅森通過長期派駐,培養了一批經營人才。

  

      為了實現中國1萬家店的目標,羅森今後將如何開展業務呢?三宅對此透露稱:「山東省及吉林省等未進駐地區的政府提出了開店邀請」。他同時表示:「併購邀請也有很多,收購需要派遣很多主管人員,耗費時間。雖然不是擴大店舖的主要手段,但如果有機會,今後也會實施收購」。

羅森在中國的店舖(11月,上海)

  

      中國的便利店店舖總量持續增加。截至2022年增至約30萬家,已達到日本的約5.4倍。因為還有店舖少的地區,很多意見認為還有開店餘地,但競爭對手們也在搶先展開行動。中國最大的便利店連鎖美宜佳控股(廣東省東莞市)2022年底擁有約3萬家店,力爭2027年前達到5萬家店。排在第四的廣東天福連鎖商業集團(東莞市)「天福」2022年有6970家店,2024年的目標也達到1萬家。

  

      在各企業的開店攻勢下,也有的地區吸引顧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羅森的中國業務克服了各種困難。為了實現1萬家店的夢想,負責人們奮鬥的日日夜夜還將繼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渡邊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