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貨商場遇上中國遊客購物的煩惱
2014/06/11
![]() |
外國遊客在日本的百貨店購物(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的松屋銀座本店) |
該店免稅商品銷售額的60%來自中國遊客。高級手錶、手包等免稅商品的銷售額幾乎達到去年同期的兩倍。不是免稅對象的化粧品類的銷售額也達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這受益於「銀座是購買奢侈品的地方」這一概念廣泛被認可。
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的統計,4月訪問日本的外國遊客人數達到了123萬1500人,同比增加了33%。單月訪日人數連續兩個月創下新高。日本百貨店協會統計的免稅商品銷售額為61億日元,同比增長了50%。今年10月服裝、百貨、飲料、食品、化粧品等也將成為免稅對象,有分析認為百貨店的免稅商品銷售額將從2013年的384億日元增加到14年的700億日元。
![]() |
此外,商場的免費手續也將變得更加複雜。以前,商品不含稅的總價超過1萬日元才能成為免稅的對象,但是消耗品的話價格從5000日元起到50萬日元都將是免稅對象,所以對消耗品的銷售額需要單獨計算。免稅金額的計算如果採用瑞士免稅手續公司環球藍聯(Global Blue)的計算系統的話可以縮短計算時間,問題是如何向外國顧客進行説明。一直以來,銷售一線一直在表示各種擔憂。比如,「就連對日本人而言也是相當繁瑣的制度,如何用英語或中文向外國顧客充分説明呢?」「魚、肉等生鮮品以及保質期比較短的商品和其他免稅商品一樣銷售可以麼?」等等。
以奢侈品為中心商品齊備的百貨店,容易受惠於海外訪日遊客的增加。但是如果免稅品的範圍擴大到了更容易買到的日常消費品的話,百貨商場的競爭對手就會增加,這將會是對以較強的顧客接待能力為賣點的百貨店的真正考驗。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企業報道部 北澤宏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