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油暴跌看歐佩克功能紊亂
2016/01/13
在外匯市場,美元對主要貨幣出現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出現了估值偏高,這也構成了利空因素。
隨著美國頁岩油的增産,供給格局發生了改變,中國經濟減速正在帶來歷史性的油價走低。而成為市場結構轉變起點的是美國的頁岩革命。在美國,自2000年代後半期開始,頁岩油生産全面啟動,到2015年,時隔約40年解除了原油出口禁令。美國在原油市場的存在感日趨提高,另一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OPEC)則陷入了功能紊亂。
![]() |
自那以後,産油國的增産競爭日趨激化。伊朗在歐美解除經濟制裁之後,也打算在1月內將原油出口增加每天50萬桶。美國美銀美林集團表示在沙特和伊朗的對立日趨加深的背景下,「歐佩克內部的價格競爭將迎來新局面」。
目前,主導油價走低的是通過電腦進行短期交易的對沖基金。投機資金的WTI空頭持倉截至5日超過27萬手(每手1千桶),達到歷史新高。由於難以看到原油價格反彈的因素,正在擴大押注原油進一步走低的賣空。
投資人士擔心的是原油需求出現下滑。中國經濟明顯減速,2015年11月的石油産品需求時隔約1年零4個月轉為同比下滑。如果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進程繼續推進,「原油的進口成本將出現膨脹,可能導致原油的消費進一步趨冷」(瑞穗銀行金融衍生品營業部的佐藤隆一)。
北半球持續暖冬,石油産品的消費表現疲軟。在美國,汽油庫存大幅增加,WTI的儲存基地的庫存創歷史最高水準。某大型商社的原油交易員表示「已接近儲存能力的極限,向市場釋放庫存的可能性出現增強」。
除了原油外,有色金屬也遭到拋售。在倫敦市場上,12日銅期貨行情下跌至1噸4300美元左右,創下約6年零8個月來的最低值。「出於對最大消費國中國經濟減速的擔憂,跌幅出現擴大」(三菱UFJ調查諮詢公司主任研究員芥田知至)。顯示商品整體行情的指數湯森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數(Thomson ReutersCore Commodity CRB Index)同一天跌至162.97,創下約13年零7個月來的最低水準。
不過,由於原油價格創下低位,買盤也十分突出,作為亞洲市場指標的杜拜原油13日上午比上一交易日上漲0.40美元,漲至1桶26.30美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下晃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