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大礦企增産高品位鐵礦石 押寶中國需求
2018/08/24
必和必拓(BHP)與力拓集團這2家大型資源企業將擴大鐵礦石生産。作為鐵礦石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雖然中國的鋼鐵需求受到中美貿易戰的波及令人擔憂,但在鋼鐵行業,高級鋼材的生産增加和低效設備的淘汰加速取得進展,兩家公司的主力産品「高品位鐵礦石」的需求正在增加。必和必拓將把産量提高至歷史新高,還將啟動新礦山的開發。
![]() |
「中國很可能出台經濟刺激措施。不認為(中美貿易戰對業績)産生重要影響」,必和必拓的首席執行官(CEO)麥安哲(Andrew Mackenzie)8月21日如此表示,顯示出認為中國的鐵礦石需求仍將保持堅挺的看法。2017-2018財年(截至2018年6月),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生産了2.75億噸鐵礦石,創出歷史新高。2018-19財年最多將增加至2.83億噸。
高品位礦石成為原料
必和必拓還決定與日本三井物産等合作,投入34億美元開發西澳大利亞州的South Flank礦山,該項目將於2021年啟動生産。伴隨著富含鐵元素的高品位鐵礦石得到開採,必和必拓的澳大利亞産礦石整體含鐵量將平均提高1個百分點,增加至62%。
7月底,必和必拓剛剛宣佈出售美國頁岩氣和頁岩油業務,鐵礦石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中的佔比將提高。必和必拓8月21日發佈的2017-2018財年財報顯示,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達到124億美元,銷售額增長20%,達到458億美元。銅礦石和鐵礦石均實現增長。
![]() |
西澳大利亞州的礦山翻斗車(KYODO) |
力拓的鐵礦石産量超過必和必拓,全年達到3億噸以上,其業務也表現堅挺。力拓的澳大利亞産鐵礦石供貨量2017年同比增長0.1%,達到約3.3億噸,2018年預計最多達到3.4億噸。力拓正在推進縮小主力業務之一煤炭業務,8月1日全面完成澳洲煤礦業務的出售。2018年1~6月,力拓銷售額的46%、凈利潤的65%來自鐵礦石。
「銷售額和利潤中鐵礦石所佔的比例在5年、10年後和現在相同也不必驚訝」,8月上旬,力拓的CEO夏傑思(Jean-S bastien Jacques)向股東強調了今後鐵礦石仍是盈利支柱的想法。夏傑思表示,中美貿易戰爭使「不確定性提高」。但他同時也表示「中國和日本等(出口目的地的)經濟堅挺。高品質商品的需求也很強勁」。
中國需求成為支撐
支撐著2家大型資源企業樂觀看法的是堅挺的中國需求。澳大利亞産鐵礦石的8成以上出口中國,因此中國經濟的動向將左右其業績和戰略。
中國政府2016年宣佈了用5年時間削減1億~1.5億噸鋼鐵産能的計劃,目的是防止産能過剩導致鋼鐵價格下跌,同時抑制大氣污染。2016、2017年淘汰了超過1億噸生産設備。一方面,中國新增的鋼鐵廠採用了高效的最新設備,為了生産高級鋼材,高品位鐵礦石必不可少。
![]() |
西澳大利亞州的鐵礦石(照片由必和必拓提供) |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低品位礦石的需求走弱。主要向中國供應低品位礦石的澳大利亞福特斯克金屬集團(Fortescue Metals Group)2017-2018財年銷售額同比下降18%,凈利潤下降58%。該公司CEO伊麗莎白·蓋恩斯(Elizabeth Gaines)8月20日表示「將強化與印度和東南亞的關係」。
過渡依賴中國有風險
中國7月決定,為了應對中美貿易戰爭等,2018年下半年將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撐經濟。有分析認為,今後地方的基礎設施投資將加速,同時根據「一帶一路」構想,亞洲各國的開發也將增加。
不過,伴隨中國的高速增長走向終結,從長期來看鋼鐵需求將觸及天花板。日本野村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大脅繪里針對今後的鋼鐵需求表示,「在2018年底之前,由於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舉措,需求仍保持堅挺。但存在透支的一面,明年以後存在危險」,指出了依賴中國的風險。
全球鋼鐵需求或創新高
截至2019年,全球對鋼鐵産品的需求有望連續3年創出歷史新高。雖然佔整體近一半的中國市場增長乏力,但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將拉動增長。
![]() |
世界鋼鐵協會統計顯示,2018年全球的鋼鐵需求預計同比增長1.8%,達到16.16億噸,2019年增長0.7%,達到16.27億噸。不過,中國由於經濟增長放緩,2019年的鋼鐵需求將下降2%,降至7.221億噸。
另一方面,預計印度2018年的粗鋼産量將超過日本,僅次於中國,躍居世界第2位。此外,印度還有著在2030年之前把粗鋼産能提高至約3億噸的構想,這相當於日本産量的3倍,JSW鋼鐵等印度當地鋼鐵企業將展開積極投資。而在東南亞,鋼鐵的本地化生産也正取得進展。
不過,鐵礦石需求被指有可能不會和鋼鐵産量同步增長。煉鐵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以鐵礦石和煤炭為原料的高爐煉鐵和熔化廢鐵進行再利用的電爐煉鐵。在全球鋼鐵行業,生産正在轉向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的電爐煉鐵。實際上,中國政府正在鼓勵用電爐增加生産。
這種趨勢如果擴大至新興市場國家,可以想像雖然各國的鋼鐵産量增長,但作為原料的鐵礦石需求將難以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松本史 雪梨,大西智也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