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工廠爆炸讓日本染料價格大漲
2019/06/21
在日本,用於纖維印染的染料的批發價正在上漲。用於服裝的代表品種比4月上漲3成,比上年同期上漲5~6成。最大生産國中國的原料工廠3月發生爆炸事故。地方政府加強檢查,周邊的工廠也停止運作。加上基於環保政策的管制,加劇了中國供給的減少。日本的染色加工企業面臨成本上漲。
價格上漲3成
從用於服裝的代表性染料來看,中國佔世界産量的近7成。作為指標的黑色染料批發價為每公斤2200~2600日元。僅5月就上漲3成,之後居高不下。
原因是江蘇省鹽城市的原料工廠發生的爆炸事故。據悉由於工廠內的明火點燃了鍋爐燃料天然氣,導致約80人死亡。該工廠在事故後停工。鹽城市和相鄰的連雲港市展開檢查,周邊的工廠也停止作業。有觀點認為,由於需要採取防止再次發生事故的舉措,要等到年底以後才能重新開工。
爆炸的工廠此前生産三原色中的藍色和紅色的染料原料。一家染料企業表示,「用藍色製成的藏藍色和黑色的染料也明顯供應短缺」。
除了普通服裝以外,用於工作服的染料比2018年上漲3~5成。部分染料甚至漲到2.5倍。面向汽車等內飾材料的染料也比2018年上漲1~2成。
![]() |
在中國,由於環保政策的影響,染料的供給原本就在減少。2018年4月,部分中小企業的工廠被曝出污水排放不符合標準。據悉相關部門加強核查,連雲港市的工業園區中約200家工廠停工。10月以後重新開工,但由於爆炸事故,供給再次減少。
用於纖維等的染料的需求在全世界範圍保持堅挺。2017年化學纖維的産量為6800萬噸,比2013年增加15%。雖然很多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減速正在導致布料的生産減少,但染料的供給低迷和價格高企趨勢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
加工費無法轉嫁
日本國內的染色加工企業受到染料成本增加的困擾。纖維領域相關人士表示,「採購費比中國的爆炸事故前增加2成」。大型企業小松MATERE從中國採購用於運動服等的染料,該公司擔憂稱「進貨價今後或將上漲」。
在中國,染料企業以6~7家公司為中心形成壟斷。在全球範圍內,大型企業也只有德國和瑞士的3~4家。
另一方面,染色加工企業向纖維企業收取加工費,加工布料並返回産品。面對在中國等海外擁有代工廠的纖維企業,染色加工企業的價格談判力不強,難以將成本上漲的部分轉嫁到加工費上。
![]() |
大阪染工的工廠(大阪府島本町) |
大阪染工為日本自衛隊的迷彩服等進行染色加工,該公司社長橋場健次表示,「包括其他材料在內的成本上漲的部分只能轉嫁出不到一半」。他還表示將加快以其他品類替代漲幅巨大的品類等對策,但「必須保證顏色不會改變」,用普通辦法難以解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阪經濟部 梅國典,金澤支局 毛芝雄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