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中國加強環保限制推高當地日企成本

中國加強環保限制推高當地日企成本

2019/02/13

PRINT

      隨著中國加強環保限制,日本的材料和零部件廠商開始被迫轉移生産基地或調整生産計劃。三洋化成工業2019年將把中國工廠的部分生産轉移到泰國。旭化成則放棄蘇州市工廠的擴大計劃,轉為在江蘇省其他地區新建工廠。2018年中國引入了根據污染物等排放量徵稅的制度,駐華日企的成本負擔出現增加。

  

中國2015年之後分階段加強了工廠的廢水、廢氣的排放限制(REUTERS,資料)

        

      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顯示出在環保政策層面引領世界的戰略。2015年之後分階段加強了廢水、廢氣的排放限制,有觀點認為「排放標準和懲治措施比日本還嚴厲」(一名日本化工企業的高管)。在當地一直堅持環保姿態的日本企業也不得不加以應對。

  

      三洋化成計劃將江蘇省南通市工廠的塗料用添加劑的生産轉移到泰國的現有工廠。此前生産過程中大量排放的廢液由當地企業回收。但是,由於中國加強環保限制,出現了回收價格上漲及回收企業停業等情況。

  

      旭化成計劃2020年在江蘇省常熟市投産汽車輕量化樹脂的新工廠。原本一直討論在蘇州市的現有工廠實施增産,但是由於廢氣排放限制變嚴格,不得不放棄擴大工廠。

    

      製造汽車用配管的日輪(NICHIRIN)將於6月將上海市內工廠投産的製造設備轉移到江蘇省常熟市新設的生産基地。日輪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上海市的環保限制進一步強化的話,將無法開展生産活動。因此決定轉移生産」。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ORO)2018年以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為對象實施的環保限制相關問卷調查顯示,10%的受訪企業表示「(環保限制)過於嚴格,繼續開展業務有困難」,6%的企業回答「討論轉移工廠」。

   

      中國於2015年時隔約25年全面修訂作為環境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加大懲治力度。2018年啟徵環境保護稅,根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噪音大小對企業徵稅。

   

      據中國環境保護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相關罰款總額達152.8億元,比2017年增加3成。加強對當地企業的環保限制,也在導致與當地企業開展業務的外資企業成本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