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進口的中國産蔬菜2月上半月急減6成
2020/03/02
在日本,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擴大,中國産蔬菜的進口出現銳減。日本農林水産省的統計顯示,2月前半段的中國産蔬菜進口量同比減少6成。佔日本國內流通量比例較高的中國産大蒜和洋蔥等大幅下滑。由於暖冬使得日本國産蔬菜豐收,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等影響並未波及消費者的餐桌,但面向餐飲業等商用開始受到影響。
![]() |
日本農林水産省植物防疫所的檢查數據顯示,2月1~15日中國産蔬菜的檢查數量約為1萬210噸,僅為上年同期的4成。高麗菜減少82%,大蒜減少68%,洋蔥減少65%,多數品類出現下滑。
有分析認為,由於中國國內的出行限制等影響,裝袋工作等的人手不足,導致供貨減少。進口貿易商表示,船仍在從中國出港,但裝貨量少於往常。
![]() |
日本食品超市並未出現供應短缺跡象 |
在日本蔬菜的國內流通量中,約2成依賴進口,中國産佔其中一半。其中大蒜的6成、生薑的3成、洋蔥的2成為中國産,對中國的依存度很高。
日本農畜産業振興機構認為,「國産蔬菜因暖冬帶來豐收」,進口減少但很多地方並未産生影響。從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的2月上旬到貨量來看,高麗菜增加2成,大蔥增長1成。牛蒡和胡蘿蔔也高於上年同期。
![]() |
開始受到影響的是洋蔥和大蒜等餐飲産業使用的生鮮蔬菜。
使用中國産洋蔥的一家餐飲連鎖企業為了彌補中國産的不足,增加了日本國産的採購。
在經銷中國産大蒜的專業貿易商之中,甚至出現了「庫存或將見底」的公司。貿易公司通常會持有1個月的庫存,但本應每週一次從中國出港的船到2月下旬仍「一次也沒來」。
東京大田市場的蔬果批發商表示,「行業人士之間正在分享目前還有的大蒜庫存」。還有商社為替代中國産,開始銷售比日本國産更為低廉的西班牙産。
從蔬果資訊中心發佈的2月中旬的大蒜批發價來看,中國産同比上漲3成。蔬果批發商東京青果表示,「西班牙産也比1月漲價1成左右」。另一方面,青森産則比往年便宜3成。
![]() |
從大蒜來看,位於東京世田谷的超市OZEKI表示,「由於搭配餃子等料理使用,平時也不是大量銷售的商品」。食品超市Akidai(位於東京練馬區)的社長秋葉弘道也表示,「目前沒有短缺感」。
此外,活動取消和避免外出也在抑制進口銳減的影響。向餐飲店等銷售蔬菜的流通業相關人士表示,「訂單減少,2月下旬的三連休銷售額比通常的節日減少3成」。日本文部科學省28日要求全國中小學等自3月2日起臨時停課。面向學校供餐的食材也將出現剩餘。
一家專業商社表示,「3月第1周大蒜等供貨或將恢復」。洋蔥的檢查量與2月上旬相比也呈現恢復態勢,中國産蔬菜的進口正在恢復。不過,由於「可能無法確保充足的進口量」,如果進口減少長期持續,零售價格也有可能受到波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