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化原料出口增加,拉低亞洲行情
2020/03/12
使用美國産低價頁岩氣生産的化學原料的出口正在增加。化學廠商利用頁岩氣來增産中間原料和合成樹脂,産品正在流入歐洲、中南美和亞洲。市場陷入供應過剩,多種石化原料的價格出現下降。
2019年,合成纖維原料乙二醇的貿易發生重大變化。日本一家大型化學企業的原料負責人表示,「此前流向美國的中東産品轉為流向亞洲,市場的過剩跡象加強」。
![]() |
乙二醇是聚酯纖維的原料。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統計顯示,2019年美國的出口量為129萬噸。增至上年的2.2倍,美國時隔12年成為凈出口國。主要出口目的地為美洲其他國家以及歐洲,其中3成流向亞洲。
亞洲的石油化學廠商利用輕油(粗製汽油)製造乙二醇,美國的化學廠商則利用低價的頁岩氣生産。在頁岩油持續增産的美國,作為副産物的頁岩氣的産量也在增加,加工而成的石化原料大量流向亞洲。
![]() |
美國産品的流入拉低了亞洲的行情。儘管日本國內化學企業表示,「中國國內的聚酯需求並未減少」。但在亞洲市場,乙二醇的價格自2019年5月以後僅為每噸500~600美元左右。比2018年上半年下跌4~5成。
以合成樹脂聚乙烯的原料——乙烯為例,美國産品的供給也在增加。全球需求為每年1.5億噸左右,並維持每年600萬噸左右的增加。但乙烯生産設備在2019~2021年間預計每年增産1000萬噸,大部分來自美國和中國。2020年初,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乙烯出口終端開始供貨。年內將具備100萬噸的出口能力,供給壓力將進一步加強。
從聚乙烯來看,美國的出口也在增加。2019年為932萬噸,同比增長44%。其中,相當於3成的280萬噸出口到亞洲。這一規模超過日本的需求(約為200萬噸)。
大型化學企業的高管對2019年發生的變化表示,「聚乙烯降價導致乙烯降價的趨勢已經形成」。亞洲區域內的聚乙烯供過於求,從外部採購原料乙烯的化學廠商開始減産,出現供應過剩的乙烯也將隨之降價,形成連鎖反應。
![]() |
日本國內的石化工廠(資料圖) |
亞洲市場的乙烯價格自2018年下半年起不斷下跌。目前為每噸700美元左右,比2019年2月的高點下跌4成左右。
日本東麗經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福田佳之表示,「今後美國和亞洲等的新增設備將不斷滿足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增加」。美國産品使用頁岩氣,成本競爭力高。以輕油為原料的亞洲化學廠商將持續面臨威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三輪恭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