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惡劣天氣推高天然氣和棉花等價格
2020/08/27
美國的惡劣天氣正在推高商品行情。因颶風「勞拉」逼近墨西哥灣,天然氣和原油生産設施停止運轉。棉花方面,由於在收穫前遭到另一場颶風的襲擊,對品質下降的擔憂擴大。美國中西部玉米産地也因遭受暴風雨襲擊而造成巨大損失,出現了下調産量預估的可能性。
![]() |
美國農戶在收購玉米田(6月,德克薩斯州,REUTERS) |
颶風「勞拉」逼近美國石油生産基地墨西哥灣附近,開始對天然氣和原油供應産生影響。美國安全和環境執法局稱,目前天然氣已關停15億立方英呎/天的産能,相當於整個墨西哥灣産量的6成。原油也關停155萬桶/天的産能,相當於墨西哥灣地區總産量的84%。
由於供應減少,美國天然氣的期貨價格漲至每100萬BTU(英國熱量單位)2.5美元左右,處在9個月以來的高位。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也達到每桶43美元,創下了5個半月以來的新高。日本野村證券高級經濟學家大越龍文表示「如果繼續停産的話,庫存將減少,短期內價格行情可能會走高」。
在墨西哥灣沿岸,除了生産設備之外,原油接收基地也停止運轉,有可能導致進口停滯。某石油分析師指出,出於新冠疫情防控的考慮,「疏散的員工遲遲無法復工的話,復産就需要較長時間,庫存消耗的速度將會加快」。
![]() |
棉花方面,作為價格指標的紐約期貨價格(近期)目前為每磅65美分左右,比7月下旬的最低價上漲8%,徘徊在6個月以來的高位。
7月底,颶風「漢娜」襲擊了棉花主産地德克薩斯州南部。市場觀點認為,共有40萬~50萬俵(每俵約225公斤)棉花遭受品質下降等損失。另外,在德克薩斯州西北部,高溫乾燥天氣持續,市場上出現了棉花收成不佳的觀測。
美國農業部8月12日發佈的供需報告顯示,預計美國2020年度~2021年度的棉花産量同比下滑9%,但日本專業商社東洋棉花稱「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
玉米等糧食作物因8月中旬的暴風雨「Derecho」襲擊美國中西部主産地而遭受損失。在損失尤其嚴重的愛荷華州,農作物被狂風刮倒,糧食倉庫倒塌。美國總統川普前往該地視察了受災情況。
據美國農業部介紹,從8月23日18個主要玉米生産州的平均收成評估結果來看,「優」和「良」的合計比例為64%,與之前一週的69%相比,出現進一步惡化。目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貨價格(近期)為每蒲式耳3.4美元,比8月上旬的近期低價上漲1成,創下約1個月以來的最高價。
關於此前被認為達到歷史最高水準的2020~2021年度玉米産量預估,日本Fujitomi首席分析師齋藤和彥表示,「有觀點認為,9月份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中將進行下調」。
在中美履行「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等背景下,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産品的動向日益明顯,日本Marketedge公司(東京都中央區)負責人小菅努等有觀點指出「行情底部已經確定」。但能源和農産品整體因疫情導致需求減少,供求的緊張感較弱,估計行情上行動力不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