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走高,中印的黃金購買走低

2020/08/28


       國際金價徘徊在1900美元/盎司的歷史最高水準,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地的黃金需求出現偏差。歐美的投資資金流向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而過去大量購買珠寶首飾的中國和印度的買入量銳減。在亞洲,以當地貨幣計價的黃金價格暴漲也成為抑制購買的因素。

 

       「銷售額比去年少了一半」,在上海經營金店的女性感嘆道。雖然中國在全球較早控制住新冠疫情並放寬封城措施,黃金購買依然恢復緩慢。據黃金國際調查機構世界黃金協會(WGC)統計,2020年上半年中國珠寶首飾需求同比下滑52%。

 

 

       中國人有喜愛黃金的文化,出於財富和身份的象徵而購買黃金的情況很多。在2008年雷曼危機及2015年夏季股災時,黃金的購買也沒有像現在這麼低迷。可見疫情的打擊之大。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娛樂支出同比下滑36%,消費者壓縮非必需品支出的傾向明顯。

 

       印度和中國一樣有喜歡黃金的文化,2020年上半年的珠寶首飾需求也同比下滑60%。印度長期全國性封城也影響了黃金購買。住在新德里的一名家庭主婦表示,沒有機會戴首飾,所以就不買黃金了

 

       嚴格封城措施導致經濟放緩,消費者的購買力也下降。印度儲備銀行(中央銀行)公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7月創下歷史最低的53.8,比3月下降了30多個百分點。也有聲音指出,隨著失業率上升,人們沒有閒錢購買珠寶首飾(新德里的珠寶商)。

 

 

       貨幣的實力也有影響。在外匯市場上,印度盧比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兌美元貶值,因此以盧比計價的黃金價格上漲到10年前的2.5倍,漲幅超過以美元計價。

 


 

       亞洲當地價格跟不上在歐美主導下暴漲的國際金價。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國際價格與中國國內交易的黃金現貨的價差在8月中旬一度達到109美元/盎司,創下2003年以來的最大價差。價差之大反映出當地需求疲軟。印度的交易價格也低於國際價格。

 

黃金需求存在地區差異

 

       實際需求減少還影響黃金的貿易。由於印度黃金進口額大幅減少,貿易收支在6月出現了2002年以來首次轉為順差的驚喜。而泰國黃金出口迅速增加。泰國的主力産業旅遊業受到疫情的打擊,為了彌補中斷的收入而增加出售黃金。亞洲多餘的黃金流入歐美,美國的黃金進口大幅增長。

 

       在黃金市場上,歐美投資資金對短期性的價格形成起到主導作用。不過「要想維持長期行情,珠寶首飾等實際需求的穩定也是不可或缺的」(市場分析師豐島逸夫)。疫情下低迷的實際需求可能會成為黃金高位行情的「致命弱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今橋瑠璃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