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電池金屬價格兩極分化,鋰漲7成
2022/07/12
純電動汽車(EV)電池使用的有色金屬的價格出現兩極分化。主要原料鋰的價格比2021年底上漲7成,鎳和鈷的價格浮動卻不大。中國正在讓多種車輛採用不需要使用鎳等的電池,純電動汽車的需求結構發生變化。由於鋰的供應遲遲無法增加。電池金屬爭奪戰在脫碳化背景下愈演愈烈。鋰正在逐步成為電池金屬的關鍵。
在純電動汽車電池的材料中,成本最高的是正極材料。使用鋰、鎳、鈷等昂貴稀有金屬,被認為佔電池成本的約4成。
![]() |
其中,價格上漲最明顯的是鋰。根據資源調查公司英國阿格斯媒體(Argus Media)的數據,7月4日碳酸鋰的指標價格為每噸約47萬元人民幣(中位數)。雖然比3月中旬的最高點下跌6%,但仍比2021年底高出7成,依然處於2016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位。
與之相對,目前鎳的價格僅比2021年底上漲8%。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貨價格(7月4日)為每噸2.2499萬美元,比最近的最高點(3月7日)下跌53%。在5月創下近期價格高位的鈷也在進入6月後出現暴跌,目前的價格為每磅32美元,比2021年底下跌5%。
![]() |
電池金屬價格明暗兩分的背景原因是純電動汽車電池的主角出現更疊。目前的主流是正極材料使用鎳、錳、鈷的「三元鋰電池」。因續航距離長,美國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等一直採用三元鋰電池。
最近以中國為中心,産量猛增的是不使用鎳和鈷的「磷酸鐵鋰電池(LFP)」。這種電池使用比鎳和鈷便宜的磷酸鐵作為材料。在電動化潮流擴大到各種車型的同時,受到稀有金屬價格高漲的影響,出現了改為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動向。
磷酸鐵鋰電池的價格比三元鋰電池便宜2成,同時被認為安全性高。在純電動汽車銷量佔全球約一半的中國,「目前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例已經達到近60%」(一家大型商社的電池金屬負責人)。特斯拉也決定在主力車型「Model 3」上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在全球純電動汽車用電池中所佔的份額為25%~30%,但據美國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預測,到2030年份額將上升至近40%。
![]() |
特斯拉的Model 3決定採用價格低廉的磷酸鐵鋰電池(特斯拉的上海工廠,REUTERS) |
如果電池的主角改變,來自純電動汽車電池的鎳、鈷需求將無望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日本阪和興業的原生金屬部門理事伴野純一指出,「不管電池的主角如何改變,鋰需求都將保持在高水準,價格將保持穩定」。
鋰和鎳等在供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鋰的供求目前很可能持續緊張。澳大利亞等的礦山在過去的價格低迷期紛紛關閉,應對需求增長的行動遲緩。礦山增産步入正軌預計要到2023年以後。成為煉鋰瓶頸的中國的能源限制目前已放寬,但很多觀點認為供應不足暫時不會消除。
鎳和鈷的供應恢復已有眉目。雖然鎳價因為西方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在3月左右暴漲,但鎳礦石將在印度尼西亞實現增産。鈷在主要産地剛果民主共和國也將增産。目前,為了規避美國加速加息造成的風險,投機資金正在流出整個有色金屬市場,尤其是鎳已捲入這波浪潮。
![]() |
鎳是車載電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圖片由住友金屬礦山提供) |
在純電動汽車主導權爭奪中,確保鋰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澳大利亞、智利、中國、阿根廷4國佔到全球鋰産量9成以上。中國電池廠商擁有很多權益,日本企業中擁有鋰權益的只有豐田通商、阪和興業等。
日本電池廠商依靠從海外進口鋰。除了鋰價格上漲外,日元也不斷貶值,因此確保材料越來越難。正因為鋰的産出國有限,也存在國際形勢導致供應不穩定的風險。除了增加確保權益外,在中國企業佔有很高份額的煉鋰領域,日本企業也面臨增強能力的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