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訪問沙特無功而返?
2022/07/18
美國總統拜登7月15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與國王薩勒曼和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等人舉行會談,希望該國增産因俄烏衝突而維持價格波動的原油。但在此次會談中,並未透露具體的增産方針,在市場上,原油行情上升。拜登在會談後表示,期待在今後數周採取推動增産的「追加措施」,但在市場上,認為難以推動沙特大幅增産的觀點正在加強。
紐約市場的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原油期貨15日一度漲至每桶99.03美元,逼近100美元大關。相比前一日創出的90.56美元這一2月下旬以來低點上漲9.4%,大幅反彈。
![]() |
對於面臨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不得不應對汽油漲價的拜登來説,此次出訪中東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推動以沙烏地為代表的産油國作出增産的承諾。拜登在會談後表示,為了增加供應「已竭盡全力」,並表示「沙特方面也理解問題的緊急性,期待根據我們的討論,在數周內採取追加措施」。
但在這一天沙特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並未提及石油供應量的增加,僅稱兩國「再次確認了旨在穩定世界能源市場的決心」。
焦點是沙特的原油增産,但沙特政府一直重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未加盟産油國組建的「歐佩克+」的協調。被認為對於在框架之外單獨增産持消極態度。在這種背景下,市場的關注焦點將轉向8月3日召開的歐佩克+會議是否敲定進一步增産,但在市場上,對增産的懷疑論調根深蒂固。
![]() |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歡迎美國總統拜登(7月15日) |
原因之一是中東産油國的增産能力有限。保留增産能力的國家事實上只有沙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這2個。但是,由於此前的分階段增産,沙特的8月生産目標為每日1100萬桶,處於歷史性高水準。雖然沙特和阿聯酋的餘力截至8月達到每日220萬桶,但由於原油枯竭將提前等原因,對於進一步增産持消極態度。
目前,世界經濟的衰退風險加強,認為原油需求增長乏力的看法正在加強,這成為産油國不願增産的主要原因。IEA于13日發佈的月報顯示,2022年4~6月的原油供求已轉為每日110萬桶的供過於求。同時還下調了2022年和2023年的需求預期,提出了今後維持供過於求的展望。
原油行情也體現這種預期的變化,目前轉為下跌態勢。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首席經濟學家野神隆之指出,「如果在出現需求隱憂的背景下啟動大幅增産,有可能招致原油暴跌導致的國家收入減少,産油國不得不慎重」。
此外,俄羅斯的供應減少低於當初預期。這也是供過於求的原因之一。6月的産量為每日1106萬桶(包括伴生氣等),比上月增加近50萬桶。與俄烏衝突前相比僅減少逾30萬桶。背景是歐美等啟動俄羅斯産原油的禁運,但中國和印度正在採購俄羅斯産原油。
當然,IEA預測認為,今後隨著禁運的效果加強,到2023年俄羅斯的總供應量將比目前下降2成左右。以後有可能再次出現供應短缺。市場的穩定離不開以歐佩克為代表的各國的增産,美國也看到這一點,正在敦促各國增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浜美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