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現下跌傾向,通膨見頂?

2022/07/25


       黃金價格正在下跌。除了利率上升和亞洲的需求減少之外,認為此前成為黃金利多因素的通貨膨脹將在近期見頂這一看法也成為背景。由於稀缺性和作為實物的證明,黃金被視為「安全資産」,一般來説,在經濟衰退隱憂突出的時期容易被買入。現在的經濟隱憂的原因是旨在遏制通貨膨脹的快速貨幣緊縮,因此將通貨膨脹壓力下降視為黃金利空因素的投資者似乎很多。

    

       成為國際指標的紐約期貨7月20日一度跌至1690.1美元/盎司,創出11個半月以來的新低。與創出年初以來新高(2078.8美元)的3月上旬相比下跌約2成。

 

 

        原因之一是市場認為通貨膨脹見頂的預期。如果物價下跌,貨幣價值將提高,因此黃金容易遭到拋售。6月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年同月上漲9.1%,創出40年半的新高,在完全看不到通膨緩解跡象的背景下,市場正在著眼於數年後。通過通膨掛鉤債券計算的今後5年的預期通貨膨脹率降至2.6%左右,比3月的頂峰下降近1%。5年後的5年預期通膨率將降至約2.0%,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的物價目標值基本一致。

 

      市場分析師豐島逸夫表示:「很多投資者認為,通貨膨脹將高居不下,買入了黃金,但目前的價格下跌證明,認為通貨膨脹將見頂的看法正在增加」。

   

      各國的中央銀行將為遏制通貨膨脹而推進貨幣緊縮。美聯儲彰顯出即使或多或少打擊經濟,也優先抑制通貨膨脹的態度,有分析認為,美國的基準利率將從現在的1.5~1.75%提高至2022年底的3.5%左右。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截至7月12日的數據顯示,對沖基金等非商業部門的多頭持倉降至25萬1126手(手為最小單位),創出3年來最低水準。即使是將現貨黃金證券化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世界最大的黃金ETF「SPDR Gold Shares」的餘額截至7月20日降至1005噸左右,在1個月裏流出約68噸。

      

        在市場上經濟衰退隱憂加強之際,作為稀缺性和實物資産,黃金容易迎來買入。加拿大VisualCapitalist統計顯示,在1973年以後的7次美國經濟衰退時期,黃金價格比經濟衰退之前上漲的情況有6次。不過,在最近的2001年、2008年和2020年經濟衰退時,由於美聯儲啟動貨幣寬鬆,利率下降。此外,還存在背景與目前貨幣緊縮導致的經濟衰退隱憂不同的一面,例如相比債券,不産生利息的黃金的投資價值提升,價格提高。

    


   

      此外,黃金的實際需求增長乏力,也在對價格下跌造成影響。觀察佔世界黃金消費量約一半的中國和印度的動向,中國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黃金銷售增長乏力。此外,印度也為了改善通貨膨脹導致的貿易逆差,自7月起提高了黃金的進口關稅,兩國似乎都缺乏購買意願。

  

  

      當然,通貨膨脹是否如市場預期的那樣緩解等隱憂也很多。尤其是歐洲,除了烏克蘭危機導致的能源價格走高之外,由於有觀點認為歐洲中央銀行(ECB)不會像美聯儲那樣啟動大幅加息這種看法,對通貨膨脹和經濟惡化共存的「滯漲」的擔憂正在加強。日本貴金屬市場協會的代表理事池水雄一認為:「如果陷入類似滯漲的狀況,有可能出現資金流向黃金、刷新歷史新高(2089.2美元)的前景」。

    

       美國高盛認為通貨膨脹將高居不下,在6月中旬預測稱,黃金在3個月後漲至2100美元,12個月後漲至2500美元,大幅創出歷史新高,在7月上旬也維持了預期不變。如果資金轉為流入黃金,對世界經濟的警惕感或將進一步加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