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離進入衰退期已為時不遠?
2022/06/29
美國經濟離進入衰退期已為時不遠。這種觀點正在迅速擴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簡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主張,即便實施快速的加息,也存在實現經濟軟著陸(Soft Landing)的可能,但市場上開始出現預測美國經濟將於年內進入衰退期的聲音。在通貨膨脹尚未結束就進入經濟衰退期的「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簡稱滯漲)」跡象越來越明顯。
![]() |
美聯儲的高級經濟學家麥克·凱利(Michael Kiley)6月21日公佈了一份分析報告,稱作為經濟衰退期特徵的失業率大幅上升在1年內發生的概率超過50%。他同時指出,考慮到高通貨膨脹、低失業率、金融環境等,目前出現的供不應求現象將因為經濟減速而消除。一位原美聯儲男性職員表示,凱利「對任何事情都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憑藉積極的研究態度和敏銳的分析,在美聯儲內部獲得了很高的信賴」。該報告有可能會對美聯儲今後制定政策産生影響。
「幾個月前還不普遍的觀點,將在統計分析之後成為共識」,預測美國將於2023年進入經濟衰退期的前財政部長桑默斯6月19日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節目中如此自信地表示。
野村證券美國公司(Nomura Americas)將美國2022年內進入經濟衰退期視為主線劇情。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和美國芝加哥大學6月對全球近50名經濟學家實施了一項調查,4成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23年上半年進入衰退期。美國調查公司「Conference Board(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景氣先行指數也已經下降。
![]() |
美國洛杉磯的港口(資料圖,REUTERS) |
目前的美國經濟以佔國內生産總值(GDP)7成的個人消費為中心,表現十分堅挺。雖然大型零售企業沃爾瑪等的庫存增加令人擔憂,但從經濟總體來看,4月零售庫存佔銷售額的比例為1.1%以上,仍處於較低水準。低於一直徘徊在1.3~1.6%的疫情前的20年裏的水準。因發放現金等原因,美國的超額儲蓄膨脹至約3萬億美元,這是消費強勁的背景原因。
人們普遍認為最早夏季以後「颶風就將到來」(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隨著通貨膨脹趨於保守的消費者心理及受到加息帶來的利率上漲打擊的住宅投資等令人擔憂的跡象在穩步增加。
「 banana(暗喻蕭條或衰退)不會很遠」,這是美國凱雷集團( Carlyle Group )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David M. Rubenstein)在5月的達沃斯會議上使用的隱語,但這充分表達了鮑威爾的心境。「banana」是1970年代被美國卡特總統斥責不要説經濟衰退(recession)一詞的經濟顧問開始使用的詞語。
經濟景氣靠一口氣支撐。一旦美聯儲主席承認美國經濟走下坡路,企業及消費者的心理會更加保守,可能會像「言靈」自我顯靈一樣,引起經濟衰退。在6月22日的議會證言中,鮑威爾否定稱「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然後又加了一句「誰都不擅長經濟衰退的預測」。
最糟糕的情況是通貨膨脹還沒控制住就開始經濟衰退的滯漲。如果這樣,將陷入就連支撐經濟的貨幣寬鬆也不能用的無計可施的境地,引起經濟長期衰退。即使天氣預報預稱暴風雨要來臨,希望也趁著晴天控制住通貨膨脹。從鮑威爾的言語中,這樣的心理若隱若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見浩輔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