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行車20年間漲價超7成

2022/09/20


  在日本,自行車的價格持續上漲。日本總務省的調查顯示,2022年7月的價格比20年前上漲了7成以上。電動助力等功能不斷豐富,零部件的性能也獲得提高。除了近年來材料價格高漲之外,新冠疫情下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助推了自行車漲價。

 

    

  自行車的價格可以通過日本總務省的零售物價統計調查來追溯。此次查詢了具有代表性的「自行車(城市自行車)」項目,指的是像「女士自行車」那樣的普通自行車。2022年7月的調查顯示,各都道府縣廳所在市和人口超過15萬的城市的平均單價為4.45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80.67元)。這是2000年開始以現有形式進行調查以來的最高水準。比2002年7月(2.56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3.83元)上漲了74%。

 

  消費者為避免人群密集而購買自行車

   

  「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在疫情下避免人群密集而購買自行車」。自行車專賣店Cycle Base Asahi龜戶店的店長藤川健太這樣表示。據其介紹,這家店的周圍有很多新建住宅,經常有30~40多歲的夫妻來光顧。長距離也能輕鬆騎行的高價運動自行車和電動助力自行車頗受青睞。

   

  避免乘坐人群容易密集的電車和巴士、騎自行車上下班的需求高漲。越來越多的人把因居家辦公而空餘出來的通勤時間花在長距離騎行上。另外Uber Eats等送餐服務的普及也使自行車的供求關係趨於緊張,並對價格産生影響。

 

  

  運動自行車在疫情之前就很受歡迎。功能變豐富、零部件性能的提高使價格水漲船高。過去很多車架使用鋼材,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産品使用可減輕重量的鋁材和碳材料。藤川店長介紹説:「從5~6年前開始,為了上下班或上學等平時使用而購買自行車的人就已經增加了」。

 

  日本自行車産業振興協會的統計顯示,從單店的銷售構成來看,2022年6月運動自行車的佔比為14%。相較於有數據可查的2003年6月(9%)上升了5個百分點。

 

  電動助力自行車的需求也在高漲。從使用鎳氫電池改為鋰電池,性能逐年提高。約10年前,充電一次可助力行駛的距離還只有40~50公里。現在有的商品已經達到100公里,續航距離增加了1倍,彰顯出性價比高。

 


   

  日本總務省的統計顯示,2022年7月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平均單價為11.98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869.92元),與有統計數據可查的7年前相比上漲了14%。日本經濟産業省的生産動態統計顯示,2021年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出貨量約為79萬輛,幾乎比10年前翻了一番。

 

  

  普通自行車的性能也在提高。出現了採用不容易生銹的不銹鋼鏈條的産品,車燈也變成了更明亮的LED。日本自行車産業振興協會的調查顯示,2014年6月普通自行車以1萬~1.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89.38~636.19元)的價位購買的最多。2022年6月購買價位最多的是2.3萬~2.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25.57~1321.33元)。

   

  原燃料價格上漲及日元貶值也有影響

  

  原料、燃料價格上漲及日元貶值等也推動日本的自行車漲價。鋁價上漲的影響很大。2022年7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平均價格為2400美元/噸,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7月(1790美元)高3成左右。

 

  在日本銷售的自行車中,約1成是國産,大部分是進口産品,日元貶值和物流費上漲直接影響價格。中國的防疫封控措施也産生了影響,各地工廠停産。日本自行車普及協會的森下昌市郎表示,「自行車和零部件都進不來,滿足不了需求」。

  

  世界最大運動自行車廠商台灣捷安特2022年2月決定漲價,普利司通2022年6月決定漲價。由於汽油價格上漲,短期內消費者似乎將受到出行成本上漲的困擾。

  

  自行車進化

   

  初創企業glafit在2021年推出了混合動力摩托車GFR-02。特點是既可以當作電動摩托車,也可以當作普通的自行車。作為電動摩托車使用時,最高時速可達30公里。雖然續航距離受到道路狀況和駕駛方式影響,但充一次電可以行駛大約34公里。

  

通過用附帶的裝置將號牌遮住,瞬間變成自行車(glafit提供)

  

  作為電動摩托車使用時,配備了行駛時所必要的號牌。用附帶的裝置遮住號牌,瞬間就變成了自行車。電動摩托車不能走的人行道及自行車專用道等也可以輕鬆駛入。價格為19.8萬日元起(約合人民幣9686.95元)。主要受到用來上下班的30~59歲男性的歡迎。

  

  自行車有200年的歷史?

  據日本自行車文化協會介紹,19世紀初,德國男爵卡爾·馮·德萊斯發明的木製二輪車是自行車的起源。這是用腳直接蹬著地面走的「腳蹬式」,與現代的自行車不同。1879年,英國人哈里·約翰·勞森開發的鏈條式自行車跟今天的外形接近,成為現代自行車的原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藤岡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