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價格高漲正在導致新興國化肥短缺

2022/11/09


      對於提高農業生産效率不可或缺的化學肥料的價格正在上漲。原因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世界市場掌握化肥生産離不開的原料的4成,但兩國因俄羅斯進攻烏克蘭而受到制裁,出口受到影響。在亞洲和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進口陷入停滯,預計農業産量將減少。有可能導致糧食價格的高居不下。

 

      化學肥料離不開氮、磷、鉀三元素。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俄烏衝突前,在屬於鉀和氯化合物的氯化鉀的出口領域佔世界市場的4成。氯化鉀是化學肥料的主要原料,制裁導致的供應減少直接導致化肥短缺。

 

      10月的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2022年化肥原料的價格徘徊在同比上漲6~7成的水準。

 

      已開發國家計劃以高價加快肥料及原料的採購。美國拜登政府9月宣佈向化肥企業支付總額5億美元的補貼。將俄烏衝突之後的3月發佈的同樣補貼增至2倍。意在推進化肥的國産化。

 

      日本將化肥原料的主要進口來源地從此前的俄羅斯和中國改為摩洛哥和加拿大。熟悉該領域的日本綜合研究所的專家三輪泰史表示,化肥的穩定供應「需要推進國産化和(原料)供應鏈的分散」。

 

化肥短缺有可能導致糧食價格的高居不下(烏克蘭的小麥産地,reuters)

 

      另一方面,在缺乏資金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似乎很多農民無法充分投入化肥。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預測,世界化肥的投入量2022年度將最多比上年度減少7%。亞洲和非洲的下滑明顯。

 

      IFA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度全球同比減産率來看,玉米最多可能達到1.4%,白米達到1.5%,小麥也達到3.1%。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亞太地區主任John Aylieff指出「2023年世界糧食短缺可能不會緩解」。

 

      三井物産戰略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野崎由紀子推測稱,即使在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中,「在買得起肥料和買不起的農戶之間,(産量和收入的)差距也將加大」。


 

      聯合國推算顯示,在面臨經濟危機的南亞的斯里蘭卡,預計2021年至2022年的農作物産量將比上年同一時期減少4~5成。7月下臺的拉賈帕克薩前政權以發展有機農業為名,暫時禁止了化學肥料的使用。原因是因外匯短缺而無法進口足夠數量的化學肥料。

 

      雖然禁運措施已被解除,但斯里蘭卡的化肥短缺仍在持續。

 

      而在發動軍事政變的政府軍掌權的緬甸,預計白米的産量大幅減少。聯合國糧農組織(FAO)10月發佈預測稱,該國的白米産量2022年將比過去5年平均下降1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武藤珠代,押切智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