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降價,因全球經濟減速鋼材需求下滑

2022/12/19


      鋼鐵企業使用的煉鐵原料的國際價格出現下跌。鐵礦石的2023年1~3月採購價比2022年10~12月下跌了2成。由於對全球經濟減速的擔憂,鋼材需求下滑。煉鋼用煤炭(冶金煤)也下跌2%。中國放寬了疫情防控措施,目前的現貨(即時合約)價格呈現上漲態勢,但需求能否復甦是未知數。下一季度的價格能反彈到何種程度仍難以預測。

   

   

      煉鐵原料由日本製鐵等鋼鐵企業與海外資源企業按季度敲定。2023年1~3月的鐵礦石採購價(FOB,船上交貨)為每噸85美元左右,比2022年10~12月(103美元左右)下降18美元(17%)。連續2個季度下跌,創出2020年7~9月以來的新低。

 

      2023年1~3月價格以2022年9~11月的現貨價格為參考確定。美國調查公司標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計算的國際價格指數(面向中國、62%品位幹基粉礦、CFR=到岸價)9月徘徊在每噸約100美元。

 

      從10月下旬開始下跌,一度跌破每噸80美元,創出2020年2月以來的最低點。10月的中國黨代會並未推出大膽的經濟刺激措施,以商品交易員為中心拋售增加。

 

      背景是世界鋼材需求增長放緩。世界鋼鐵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1~10月累計粗鋼産量降至15億5270萬噸,同比減少3.9%。以全球加息和中國房地産行情惡化為背景,需求減少,鋼鐵企業的原料採購意願下降。

 

      北美的粗鋼産量減少4.7%。由於截至秋季的利率提高,住宅和物流倉庫等建築用鋼材的需求增長乏力。歐盟減少9.2%。由於對經濟減速的警惕感和能源漲價,製造業需求也萎靡不振。

 

      佔鐵礦石的全球貿易量3分之2的中國截至11月實施嚴格的疫情封控,來自製造業的需求低迷。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1月鐵礦石進口量同比減少5.8%。

 

      作為另一種主要原料的冶金煤的採購價也出現下降。10~12月為每噸約279美元(FOB),比7~9月(約286美元)下降7美元(2%)。連續2個季度下降。


 

      在用於煉鋼的冶金煤洽購放緩的背景下,與鐵礦石相比僅小幅下跌。鋼鐵企業的採購負責人等大多數觀點認為原因是「天氣異常和作業故障等原因導致供應停滯」。世界最大出口國澳大利亞持續降雨,同時在加拿大的煤礦,一部分設備發生故障。現貨價格11月初漲至每噸320美元,創出約4個月以來新高。

 

澳洲西部的鐵礦石礦山

  

      有觀點認為下個季度的採購價將轉為上漲。主産國澳大利亞和巴西在2023年春季之前容易發生低氣壓和雨季導致的供應制約。

 

      中國正在放寬防控措施。由於對需求復甦的期待,鐵礦石現貨價格(12月中旬)突破每噸110美元,比最近低點上漲了4成左右。

 

      不過,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加,中國製造業開工率下降的風險難以消除。仍然難以預料原料價格能否完全擺脫下跌趨勢。

 

      在原料持續走低的背景下,日本國內鋼鐵企業並未顯示出降價的趨勢。大和證券的分析師尾崎慎一郎分析稱,「從10~12月鋼材價格來看,僅主要原料與作為近期最高點的4~6月相比每噸下跌約3萬日元。為了確保盈利,鋼鐵企業或維持價格不變」。

 

      在一般流通市場,由於海外行情的惡化,電氣高爐生産的熱軋鋼板等部分産品的價格正在下滑。高爐産品也可能日趨面臨下行壓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