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鴿派與鷹派的爭奪
2016/03/31
「海外經濟持續構成風險」,作為慎重推進再次加息的理由,葉倫列舉了中國經濟減速等導致的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在29日的美國股票市場,道瓊斯30種工業股平均指數早盤比前一日收盤價下跌100點左右,但由於葉倫的慎重姿態,隨後轉為大幅上漲。
而在30日的東京外匯市場,日元兌美元出現升值。一度比前一日傍晚升值1.60日元以上,升至1美元兌112.02日元。創出自22日以來、時隔約1周的新高。
葉倫在3月中旬的FOMC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曾表示「將關注海外經濟和金融市場」,強調了慎重姿態。但是,市場之所以再次作出反應,是因為在其他FOMC成員中,儘快收緊政策的言論此前已浮出水面,例如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布拉德就表示「存在4月加息的可能性」。
美聯儲剛剛在3月中旬放棄進一步加息。隨後,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丹尼斯·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和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斯(John Williams)也相繼表示了不排除4月加息的想法。洛克哈特和威廉斯2016年沒有投票權,但被視為既不支援貨幣緊縮也不支援寬鬆的「中間派」,因此兩人的發言被視為「有的放矢」(日本央行高官)。
葉倫和支援加息的鷹派在物價展望方面存在分歧。2月物價上漲率為1.7%,已接近作為目標的2%。葉倫列舉了原油價格不穩定等因素,強調稱物價上漲「很難説具有持續性」,但鷹派擔心「有可能比預期更早達到2%的目標」。
金融市場重視葉倫主席的慎重姿態,認為加息時間將在6月以後。不過,如果4月加息的言論在委員內持續升溫,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本身將成為市場厭惡的「不確定性」。美國經濟在個人消費領域也能看到停滯跡象,「指標存在分化」(葉倫),因此作出政策判斷的難度正在加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河浪武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