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G20力推「結構性改革」
2016/07/25
![]() |
中國財長樓繼偉23日在成都的G20會議上(kyodo) |
樓繼偉提出G20各國就以生産效率和就業率等指標來評價促進貿易和投資的開放、勞動市場的改革以及促進創新等9個領域的改革進度達成共識。
中國領導層去年12月提出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方針,提出削減過剩産能、削減房地産庫存和削減過剩債務等5項改革。G20會議上將推進結構改革升格至「國際公約」,中國計劃將其作為將於9月在杭州召開的G20首腦會議的成果之一。
相對於中國將結構改革定位為主要議題的姿態,歐美各國則取得了實際成果。
在此次的聯合公報中加入了有關鋼鐵産能過剩的項目,而在4月的上次會議上則沒有被寫入。G20使得中國承諾參加國際性的討論,此次聯合公報中的表述與7月G20貿易會議聲明的表述幾乎相同。財務部相關人士表示,多個國家希望在財長會議上也共用貿易會議的討論。
中國的鋼鐵産能過剩導致全球鋼鐵廠商業績惡化和就業不穩定,因此在歐美國家該問題也逐漸被政治問題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