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擬出台新法,限制電商等交易平臺

2019/11/04


      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10月31日公佈了被稱作「平臺運營商(Platformer)」的IT大型企業的報告,提出了具體的違規案例。在電商平臺等平臺上,利用者搜索想要購買的商品時,電商平臺的運營企業隨意操作商品顯示順序的做法欠缺公平性,因此要求運營企業説明決定商品顯示順序的機制。日本政府力爭通過《獨佔禁止法》(相當於「反壟斷法」)和2020年向國會提交的《數字平臺交易透明化法》(暫稱,以下簡稱交易透明化法)推動成長市場健全發展。

        

      報告指出,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會對運營電商網站、APP商店的平台企業以及在平臺上開店的平臺商鋪(賣家)合計93家企業實施了調查,首次對平台企業存在的問題行為進行了整理。

     

    

      在日本亞馬遜和樂天運營的電商平臺上搜索商品,如果出現在搜索結果的下方,很難被消費者關注,銷量很難增長。

    

      平臺運營企業目前對賣家稱,「根據搜索語句的關聯性及用戶的反饋來決定商品顯示順序」,不過並未公佈具體標準的情況很多。因此,很多賣家對標準不明瞭感到不滿。還有賣家質疑,向平臺運營企業支付較多廣告費的企業商品的顯示順序靠前。

    

      「公正取引委員會」會認為平臺運營企業隨意操控商品顯示順序的做法欠缺公平性和透明性。對於這種行為,日本的《獨佔禁止法》無法充分保護利用者的權益,因此將通過交易透明化法予以應對。

    

      「公正取引委員會」會指出,平台企業有必要公開決定檢索順序的標準和比重。要求平台企業按照收取的廣告費來提高商品顯示順序的情況下需要進行明示。此外還包括以書面形式公示手續費的變更,不允許賣家開店的情況下需要事先説明等內容。

   


    

      在電商平臺上,平臺運營企業本身也會銷售商品,有時會與交易對象存在競爭關係。有聲音擔心平臺運營企業使用平臺內的顧客數據和銷售數據,使自身産品佔據更有利地位。「公正取引委員會」會此次將這種行為也作為違規事例加以列舉。

   

      平台企業為了將利用者吸引到自身的電商平臺上,要求賣家在自身平臺銷售的商品價格保持最低,作為限制交易對象自由的行為,這種行為或違反了《獨佔禁止法》。「公正取引委員會」以日本亞馬遜要求賣家在自身平臺上以比其他銷售渠道更有利的條件銷售商品為由,對日本亞馬遜進行了審查。由於日本亞馬遜主動進行了糾正,2017年審查結束,不過這種行為可能導致價格固定化,阻礙價格競爭。

   

      美國蘋果等企業強制要求用戶在其運營的APP內付費的做法也存在限制交易自由的風險。讓用戶在APP內付費的話,蘋果等公司可收取部分手續費,用作開發和運營的費用,並防止欺詐行為。一方面,也有助於留住利用企業。「公正取引委員會」會將不正當的強制行為視為問題,關於哪些方面不正當還存在爭論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