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強化國際標準制定的存在感
2020/07/30
在産業界的國際規則制定中,中國正在強化存在感。中國正由國家層面制定名為「中國標準2035」的中期戰略,在一部分國際機構,2019年中國的提案數超過美國等,躍居首位。中國希望在世界標準制定中掌握主導權,加強技術方面的支配力,以佔據競爭優勢。美國尋求在高科技領域封堵中國,但也顯露出極限。
![]() |
以制定通信等國際標準的國際機構、國際電信聯盟(ITU)為例。據業界團體的統計,從關於有線通信標準的技術文件的2019年提出件數來看,中國達到830件,佔整體的33%,佔據首位。比排在第2至第4位的南韓、美國和日本的合計提出件數還多。技術文件成為標準制定時的草案,因此提出數量多將帶來更大的話語權。
中國在成為國際電信聯盟預算的會費分攤方面,也僅次於日美德法,排在第5位。國際電信聯盟的首腦是中國人趙厚麟,表示將加強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
尋求提升存在感的行動在通信以外領域也很突出。日本工業標準調查會的數據顯示,從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2014年以後的委員會設置提案數來看,中國為16件,佔整體(65件)的約4分之1,排在首位。委員會是制定電子技術等各領域標準的機構,通常提案國將取得幹事職位。2020年1月,中國人舒印彪出任國際電工委員會主席。
![]() |
北京街頭的5G宣傳(資料,REUTERS) |
中國的意圖在於主導技術的規則制定,提升産業競爭力,推進了5G和人工智慧(AI)的産業培育。近年來為構建競爭的「舞臺」,中國被認為正在制定將中國技術體現到國際標準中的「中國標準2035」。
美國政府對中國在技術標準化領域掌握主導權感到警惕,一直在推進儘量將中國高科技企業排除在業務之外的政策。2019年表示存在安全保障上的問題,美國在事實上禁止本國企業與華為技術交易。此外,英國和法國也開始對華為採取嚴厲態度,但在5G領域,無法全面消除中國的影響力。
日本網路創研(Cyber Creative Institute)統計顯示,華為在5G標準不可或缺的專利(標準必要專利)申請數量上排在世界首位。在涉足行動通訊的民間標準化團體「3GPP」,華為的5G相關提案件數也超過歐洲企業和美國高通,排在首位。在4G技術領域領先的華為2月針對專利侵害,起訴了美國通信商威瑞森通信。熟悉智慧財産權的律師指出,「就算將華為排除在5G通信網之外,企業必須向已成為‘標準’一部分的華為專利支付使用費的情況也將出現」。
![]() |
如果掌握標準,還能動搖經濟制裁。美國商務部6月15日針對通信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發佈了罕見措施,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交換技術資訊。如果持續禁止與華為的交易,美國企業有可能在標準化潮流中落後。
中國在5G領域領先,將對廣泛領域造成影響。如果在標準化方面掌握主導權,在使用5G的智慧手機半導體和軟體開發方面,中國企業將易於佔據優勢。中國此前一直通過設備的組裝,在高科技領域提高競爭力,但優勢有可能擴大至核心領域。尋求在高科技領域封堵中國的美國戰略將進一步困難。
日本的政治也日趨加強警戒心。在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內對産業政策制定具有突出影響力的稅制調查會長甘利明表示,「中國將首先使本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然後出口符合標準的全套中國系統」。正在關注的是中國向ISO等提出的智慧城市的國際標準制定。從住宅到汽車,涉及的産業很多,有可能對日本企業的業務産生影響。日本擔心通過面部識別等個人數據洩露的風險。
如果出現技術威脅安全保障的事態,各國的態度將變得嚴厲。悄悄擴大的「中國標準」與新的摩擦如影隨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秋山裕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