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響應美國號召,將首次釋放國家石油儲備
2021/11/22
日本政府開始討論釋放國家石油儲備的具體措施。日本以前曾有釋放民間儲備的先例,而釋放國家儲備尚為首次。在全球石油價格高漲的背景下,日本政府響應美國政府的號召,改變了過去的慎重姿態。日本將圍繞釋放儲備剩餘部分的方案展開討論。不少觀點預計釋放量有限,認為政策效果還是個未知數。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月20日宣佈,正在討論釋放儲備。岸田文雄在視察的松山市內對媒體表示「正以日美(兩國)及與相關國家協商為前提,討論在法律上能做些什麼」。
日本的石油儲備截至9月底擁有能滿足國內需求240天左右的儲備量。國家儲備量為145天,石油公司等的義務儲備量為90天,産油國共同儲備量為6天。日本最近一次釋放民間儲備是因為利比亞局勢惡化,2011年6月決定釋放的。
日本石油儲備法只允許在有可能斷供時和發生災害時釋放石油儲備。並不允許像這次這樣以抑制價格暴漲為目的釋放石油儲備。
![]() |
日本的加油站(資料圖) |
日本政府具體將考慮釋放國家儲備的剩餘部分。由於隨著日本國內石油需求減少,每天所需要的儲備量也減少,因此將釋放剩餘的這一部分。如果國家儲備加上産油國共同儲備的一半,能確保按國際能源署(IEA)標準相當於90天的進口量,還可以釋放超過天數的儲備量。這屬於不受法律約束的機動性釋放。
日本政府還考慮年內開始進入國庫的國家儲備銷售收入當作抑制汽油價格暴漲的補貼的資金來源。
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介紹,美國除了日本以外,還向中國、南韓和印度也提出釋放石油儲備。目的是各國統一步調,穩定市場行情。11月19日的美國石油期貨行情一度下滑超過3美元,時隔1個半月跌至1桶75美元左右。
過去釋放民間儲備是出現了擔心石油斷供的情況時,國際能源署呼籲加盟國,各國統一步調釋放。國際能源署並不考慮為抑制價格而釋放儲備,各國多大程度響應美國的要求將成為焦點。
業內普遍認為,即使決定釋放,增加的供應量也有限。2011年6月統一釋放儲備時,消息發佈後,美國石油期貨行情從1桶95美元左右下降至91美元左右,但1周後又回到了發佈前的水準。效果持續時間不長。
由於各國紛紛應對氣候變化,目前對化石燃料開採等的投資減少。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小山堅指出「不僅石油,資源的暴漲將來還有可能發生。要在加快脫碳的同時,對化石燃料進行適當投資」,建議著眼於長遠,制定相應政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