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琪談IPEF和對中加徵關稅
2022/05/30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5月27日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獨家專訪。她表示,為了提高由美國主導啟動的新經濟圈構想「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的實效性,將探討建立監督機制,對成員國是否在數字貿易等領域遵守規則進行監督。同時表明了在夏季之前啟動正式談判的意向。
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宣佈啟動IPEF。成員名單為日韓、印度、東南亞等共計14個國家。該框架由(1)貿易;(2)供應鏈;(3)基礎設施與脫碳;(4)稅收與反腐敗等4個領域構成,戴琪將負責貿易領域的談判。
IPEF的目標是在數字貿易、勞動、環境等方面制定高水準規則。戴琪表示:「為了確認規則是否被遵守,正在考慮建立超越傳統糾紛解決制度的(有效)機制」。
![]() |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 |
成員國可選擇今後加入哪個領域。戴琪介紹説,為了在各國政府之間敲定細節,「制定了未來幾週的週密計劃」,表示將在夏季期間啟動談判。
關於談判達成協定的時間,戴琪説:「我們迫切需要與同盟國及友邦國合作,(儘快)提出經濟方面的解決方案」,表現出了希望早日取得成果的意願。表示出將從單獨達成一致的領域開始實行。
傳統意義上的貿易協定往往會制定紛爭解決制度。如果認為某個國家不遵守規則,就會提出申訴,有時還會制定懲罰事項。
IPEF與自由貿易協定(FTA)不同,是較為寬鬆的框架,不會大力開放各國期待的美國市場。如果規則的履行受到嚴格監督,那麼東南亞的新興國家也有可能背離IPEF。
關於美國重返已退出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可能性,戴琪重申了慎重的看法。她指出:「目前的世界經濟情況與5~7年前(歐巴馬政府推進CPTPP時)大不相同,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由於擔心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外流,美國執政黨和在野黨都強烈反對CPTPP。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23日與拜登總統舉行會談時提出希望美方重返CPTPP。日本方面期待IPEF能促使美國重返CPTPP,但戴琪否認説:「IPEF本身就能帶來好處。我們將專注於IPEF」。
IPEF意在對抗在印度太平洋區域增強影響力的中國,以顯示美國在經濟上參與。戴琪強調了IPEF的意義,稱「只要擁有共同的理想願景和利益,IPEF就會成為合作解決(中國帶來的)課題的平臺」。
關於美國政府正在討論降低對華制裁關稅,戴琪表示「必須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考慮」,表明了慎重的態度。戴琪還表示美國與不參加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的台灣將單獨加深經濟合作。
戴琪表示「為了應對(高通膨)這一短期課題,必須考慮我們掌握的所有手段」,表明了將關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加息等關稅以外的通貨膨脹對策的影響的姿態。
戴琪表示,推高進口産品成本的對華關稅對將供應鏈分散到中國以外具有一定的效果。
她指出「最近幾年(新冠疫情及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等)混亂使供應鏈的脆弱性表現了出來」,從供應鏈等多個角度來看,應該考慮處理對華關稅。
拜登政府內一直在推進調整對華經濟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在5月2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將考慮降低對華關稅。美國財務部長葉倫為了抑制高通膨,一直要求降低對華關稅。
為了鞏固對華政策,台灣也成為焦點。關於美國與未成為IPEF成員的台灣的經濟關係,戴琪説「在考慮一切有意義地深化和擴大經濟關係的方法」,表示正和台灣當局商討具體措施。
之前美台一直在貿易與投資框架協定(TIFA)框架下討論合作。戴琪對TIFA給予了好評,並表明了雙方在包括供應鏈在內的廣大領域加強合作的意向。需要與最尖端半導體生産集中的台灣進行供應鏈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