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建的"友岸外包"供應鏈科學嗎?
2022/07/14
關於因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及中美對立而凸顯出弱點的企業供應鏈,美國政府在推動「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戰略,重視在可信任的友好國家建立供應鏈。從確保穩定供應的觀點來看,靠近美國的中南美、加拿大將是有力的供應鏈轉移候選地。不過,也有觀點指出這一舉動將損害過去一直支撐經濟增長的自由貿易的恩惠。
「為了避免戰略物資過於依賴存在地緣政治學風險的國家,應該與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進行貿易」,美國財務部長葉倫6月20日在訪問加拿大時如此介紹了自身推進的「友岸外包」戰略。出席會議的加拿大副總理兼財長弗里蘭回應稱,「加拿大在稀有金屬和能源方面可以做出貢獻」。
![]() |
葉倫4月在美國智囊機構大西洋理事會的演講中提出了「友岸外包」戰略。她指出隨著俄羅斯進攻烏克蘭,需要降低重要戰略資源等供應鏈的地緣政治學風險。並指出美國尤其在稀有資源等領域過於依賴中國大陸。
過去,企業主要以低成本生産等經濟合理性為理由構建供應鏈。但在美國政府呼籲調整供應鏈的背景下,企業探討新建生産基地時開始考慮地緣政治學風險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其中作為候選地備受關注的是靠近美國的加拿大和中南美。
美國企業之間正在推廣將生産地靠近消費地的「近岸外包(Near-Shoring)」。美國大型服裝連鎖企業Gap計劃到2025年把在中美洲地區的籌資額增加1.5億美元。在服裝行業,地緣政治學風險越來越突出。
![]() |
資料圖(Reuters) |
美國通用汽車3月宣佈,計劃與南韓浦項製鐵(POSCO)的子公司合作,在加拿大建設純電動汽車(EV)電池材料工廠。日本矢崎總業將在瓜地馬拉建設該公司在當地的第一家工廠,計劃2023年開始生産。
中美洲各國將這視為向本國吸引投資的良機。宏都拉斯外長愛德華多·恩里克·雷納強調,「正與美國政府討論在不久的將來進行近岸外包的可能性」。瓜地馬拉外長瑪利歐·布卡羅針對「友岸外包」表示,「我們可以給美國企業提供轉移生産的機會」,希望吸引投資。
在亞洲,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有可能受益。美國大型半導體企業英特爾2021年12月公佈了10年內向馬來西亞投資70億美元的計劃。馬來西亞是美國總統拜登5月下旬宣佈啟動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的創始成員,將是美國強化經濟合作的國家之一。
調整供應鏈也存在課題。美國政府在戰略上重視的半導體生産依賴技術實力強的台灣等部分地區。中美洲地區的主要産業是農業,生産高科技産品的技術門檻高。在中南美地區,圍繞鋰等稀有金屬的保護主義抬頭。美國能否在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的同時構建穩定的供應鏈尚不清楚。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拉格拉姆·拉揚(Raghuram Rajan)在給言論網站Project Syndicate的投稿中指出「如果友岸外包擴大到(在戰略上)必不可少的物資以外,將給國際貿易帶來毀滅性影響」。如果生産轉移到經濟合理性低的地方,有可能導致企業成本增加及通貨膨脹加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清水孝輔 墨西哥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