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給大企業增稅,美國想修正貧富差距

2022/08/18


      8月16日在美國,以加強對大企業徵稅為核心的新一輪支出和收入法案在拜登總統簽署後生效。隨著調整始於1980年代的有利於大企業的分配,朝著擴大社會分裂的資本主義的修正邁出了半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的企業稅一直處於競相降低的狀態,但現在正處於一個轉捩點,即增加稅收的方向。這是因為人們對繼續逃稅的全球性企業越來越感到不公平。

   

      新法律的核心內容是對那些繳納利潤稅低於15%的大企業徵收新稅。美國的企業稅率為21%,但許多大企業通過結合各種稅收減免來減少其實際納稅額。新法要求根據財務報表,稅收負擔至少為15%。

   

      美國將於11月迎來中期選舉,能否維持消除貧富差距的改革成為焦點。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新的支出和收入法案(Reuters)

 

      「美國國民取得勝利,特別的利害相關人士輸掉了」,16日從渡假地返回華盛頓的拜登如此強調。

   

      美國自1990年代至2000年代,與勞動者和地區社會等相比,確保股東利益最大化的企業經營紮根,在2000年代初期達到64%的勞動分配率到雷曼危機後的2010年降至58.8%。

  

      IT(資訊化技術)大型企業等全球性企業通過在低稅率國家設置基地等措施來壓縮納稅額,另一方面,一直通過帶來股價上漲的股票回購回報股東。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統計顯示,從美國的財富來看,截至2021年底,前1%的超富裕階層掌握相當於整體32%的逾45萬億美元。

 

      工會和少數派支援者較多的執政黨民主黨將這種現狀視為問題,一直要求大企業和富裕階層合理承擔稅負。

 

       美國此次新的支出和收入法案以利潤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大企業為對象,要求今後稅負最低要達到財務報表中的利潤的15%。

 

      目前還不清楚新法案的徵稅方法的詳細情況。QUICK FactSet的數據顯示,按照2019~2021年度平均觀察「法人稅等」除以「稅前利潤」得出的預期「稅負率」,亞馬遜和英特爾是13%。

 

     法人稅自1980年代雷根政權的大幅減稅開始,維持下調趨勢。為了留住邁向全球化的企業,歐洲和日本也在減稅方面追隨美國,發生了「競次(racetothebottom)」(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最近,川普前政權2017年將稅率從35%下調至21%。

 


    

      課題是與世界各國協調的體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給予積極評價,表示此次的稅制「有助於遏制(減稅大戰這一)自取滅亡的全球競爭」,同時也有觀點擔憂,以自主方式啟動徵稅的美國能否與在國際上展開討論的全球最低稅率的框架保持一致步調。

 

      以財務報表作為基準進行徵稅原本就很罕見。熟悉稅法和稅制的芝加哥大學的教授Dhammika Dharmapala指出,「由於缺乏過去的經驗,效果是未知數。企業的財務報表上的利潤有可能出現明顯的失真」。

 

      美國旨在消除貧富差距的變革剛剛起步。拜登政權當初討論的法人稅率提高至28%早早遭遇挫折,財政支出規模也比當初的3.5萬億美元大幅縮小。

 

      此外,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茲和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等人提唱的對富裕階層個人的增稅也被擱置。

 

     在協調的過程中,很多面向兒童和老年人的援助措施消失。拜登在法案在參議院表決通過後的聲明中坦率地表示:「需要很多妥協」。

 

      目前,美國國會參議院由朝野各黨各掌握50個議席,要通過執政黨內部存在意見分歧的重要法案極為困難。美國11月將迎來中期選舉,根據結果,美國的此次的改革有可能成為「偶發」事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見浩輔 華盛頓、堀田隆文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