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的「新資本主義」有何不同?
2021/10/27
10月2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開了旨在實現「新資本主義」的第一次專家會議。以面臨過度競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和社會分裂問題的美歐為中心,重新審視資本主義的動向在全球範圍內擴大。日本方面,促進企業向增長變化的市場競爭機制並未發揮有效作用,一直飽受低增長之苦。歐美與日本的實際情況不同,如果單純套用歐美的理論,只是換掉會議招牌,是無法描繪出增長藍圖的。
![]() |
岸田在會議上作出指示,以數位化和綠色能源等為核心,最早於11月上旬制定出緊急建議方案。
負責該會議的經濟財政再生相山際大志郎在記者會上表示,列入首相指示制定的數十萬億日元規模經濟對策中的內容也「包含」在緊急建議中。如果討論偏重於眼前的經濟對策,「力爭塑造新資本主義」的構想極有可能會淪為口號。
這並非岸田文雄第一次提出「新資本主義」。他在2020年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時,也引用涉澤榮一的談話錄《論語與算盤》,呼籲重新審視面臨貧富差距和分裂問題的資本主義。但就任首相後,岸田並未提出具體的政策全景,人們看不到首相力爭實現的「新」資本主義到底是什麼。
![]() |
岸田出席新資本主義實現會議的首次會議(10月26日,首相官邸) |
重新審視資本主義是世界潮流。在歐美國家,金錢集中於部分富裕階層手中,這種結構擴大了社會分裂。全球變暖也引發了要求實行可持續資本主義的討論。事務處為26日召開的首次會議準備的資料介紹了全球專家針對「新資本主義」進行的相關討論。
曾獲得諾貝爾獎的法國經濟學家讓·提侯勒(Jean Tirole)提倡企業治理不僅要考慮股東,還要考慮客戶及員工等所有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以《重塑資本主義》等著作而聞名的美國經營學者麗貝卡·亨德森(Rebecca Henderson)也指出,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貧富差距問題時,需要脫離股東價值最大化這種思維模式。
投資領域也在世界掀起了改革討論。資産信投公司貝萊德集團的首席執行官(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2018年在給投資對象企業的書信中指出,企業必須給股東、員工、客戶及地方社會等所有利益相關者帶來好處。
各國政府也將政策核心轉向積極改變不平等。美國拜登政府將以面向富裕階層增稅等作為財源,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將於12月誕生的德國下一屆政府也將通過提高最低工資,致力於改善收入差距。
不能保證日本可以簡單照搬這股世界潮流。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在美國,前1%的富裕階層佔有全國40%的財富。在日本,前1%的富裕階層佔有的財富僅佔社會財富的11%。與勞動市場流動性高的美英相比,日本的收入差距也很小。日本的實際平均年收入30年幾乎不變,經濟增長是創造分配資本,但長期的增長乏力拖累著整個社會。
日本政府曾多次試圖擺脫低增長,但一直受挫。2012年成立的安倍晉三政府組建了未來投資會議,繼任的菅義偉政府也一直在增長戰略會議上討論增長戰略。即便如此,2020年與2012年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相比,美國增長了14%,歐元區增長了4%,而日本僅增長了2%。以至無法促進民營企業競爭,無法喚起追求創意及創新。
資本主義有通過市場競爭促進企業新陳代謝的特性。日本不能正常發揮競爭機制、企業缺乏向數字及環保等高附加值領域轉變的活力問題更加嚴重。
雖然岸田文雄在施政演講中沒有提到「改革」,但要實現「增長與分配的良性循環」,必須提倡促進民間競爭的根本性改革。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松尾洋平、藤田祐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