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400企業評等下降,達到雷曼水準
2020/07/08
全球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正在下降。今年約有1400家企業的評等下降,下調的速度達到了歷史最大的水準。受新冠疫情擴大影響,中央銀行正在為企業的資金週轉提供支援。雖然出現易於融資的局面,但連原本難以生存下來的企業都能續命,出現將來危機加深的風險。
評等體現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為了確保手頭資金,企業的借款持續膨脹,但疫情結束需要較長時間,成為償債資金的未來收益的復甦正變得緩慢。
![]() |
截至6月25日,美國標普全球評等(S&P Global Inc.)下調了全球1392家公司債發行企業的評等,增至上年同期的3.4倍。與創出歷史最多的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基本達到相同水準。
標普將全球最大郵輪企業美國嘉年華、德國漢莎航空、法國雷諾下調至債務償還能力存在風險的「投機級」(垃圾級)。日本則有21家企業被下調評等,雖然仍是「投資級」,但豐田和三菱重工也被下調。
![]() |
如果評等下降,企業再次融資的成本將提高。日本大和綜研的佐藤光指出,還存在「企業優先償還債務,資金難以用於投資」的風險。
截至2019年底,美國具有評等的企業中57%為垃圾級,歐洲也達到約4成。今年評等被上調的企業在全球僅為175家,評等為垃圾級的企業的比率將進一步提高。日本沒有低評等債券市場,具有評等的企業大部分適合投資。
一般來説在評等被下調後,企業的融資條件將惡化,難以融資。但目前,由於央行的資金週轉援助措施,市場正在恢復平穩。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RB)將公司債的買入擴大至個別企業,日本銀行(央行)也擴大了買入額度。全球投資級公司債和國債的風險溢價利率(利率差,Spread)已恢復至疫情擴大導致市場出現混亂之前的3月上旬的水準。
在疫情暴發以後,美聯儲將降至垃圾級的企業的債券也納入收購對象。希望防止儘管銷售額銳減,但原本仍然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破産。但由於融資環境改善,在疫情暴發之前財務狀況就已惡化的企業也得到救助。
![]() |
企業評等(資料圖) |
美國調查公司Dealogic的數據顯示,評等為垃圾級的企業在6月的發債額超過500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在發債企業中,約20家在疫情暴發後評等降至垃圾級。可以看出面臨運用困難、無處可去的資金正在協助全部低評等企業籌資的情況。
美國截至3月底的公司債(不含金融機構)比1年前增加近1成,首次超過10萬億美元。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率為49%,創出歷史新高。日本公司債佔GDP的比率也提高至逾9成。
截至6月25日,有119家企業出現債務違約,超過2019年全年。美國健身房運營商24 Hour和墨西哥零售企業Grupo Famsa出現債務違約。
全球新冠感染人數仍持續增加。如果無法償還債務、陷入破産的企業增加,投資者的警惕感將加強,低評等企業的公司債收益率將上升。這還有可能帶來導致破産進一步增加的惡性循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西康平,宮本岳則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