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融資難度加大,金融環境指數創13年來高點
2022/10/13
在全球市場,融資的難度正在提高。由於各國的貨幣緊縮,顯示融資難度的「金融環境指數」上升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金融機構的美元融資成本也在提高。這體現出,在全球貨幣緊縮顯現效果的同時,對資金迅速收縮的警惕正在加強。
![]() |
觀察美國高盛發佈的衡量金融市場寬鬆程度的金融環境指數(FCI),全球的指數目前達到101.5,創出2009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指數根據沒有風險的利率、匯率、股價指標和公司債的風險溢價,在考慮各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基礎上計算。如果指數高,則顯示融資的難度正在提高。
金融環境之所以産生壓力,是因為各國央行為了遏制通貨膨脹而維持迅速提高基準利率等貨幣緊縮措施。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將基準利率從年初的零提高至目前的3~3.25%,啟動了量化緊縮(QT)。歐洲中央銀行(ECB)和瑞士國家銀行也已擺脫負利率政策。
![]() |
美元(reuters) |
國債和公司債的利率均出現上升,在外匯市場,美元獨自走強。由於股價下跌等原因,金融環境指數上升。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計算的美國金融環境指數也處於新冠疫情衝擊以來的最高水準。
隨著金融壓力的上升,金融機構籌集美元也受到影響。在利用外匯在一定期間內兌換美元時、根據美元需求而改變的「基礎互換(basisswap)」正在上升。基礎互換的上升顯示出相對於各貨幣的美元需求增加。
![]() |
金融資訊公司Refinitiv的數據顯示,在基於隔夜利率(Overnight Rate)的交易中,兌日元的1年期利率為0.6%左右,兌歐元為0.4%左右,創出指標利率被隔夜利率等取代的2021年以後的最高水準。如果是以此前的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為基礎的交易,則創出2020年3月的新冠衝擊以來的新高。
日本的金融機構籌集美元之際,日美利率差和基礎互換成為費用。由於烏克蘭危機和全球經濟前景隱憂,儘早籌集軸心貨幣美元的趨勢正在全球範圍擴大。
美元的遠期利率協議(FRA)和隔夜指數掉期(OIS)的價差也在上升,目前已達到新冠衝擊以來的最高水準。OIS為「無風險」,而FRA則存在交易對手破産時的信用風險。價差的擴大意味著信用風險的提高。
投資者正在儘量將資金集中於投資風險較低的資産。金融機構通過將資金存入美聯儲獲得利息的「附賣回」的利用額9月底超過2.4萬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承擔更長期風險的行動減弱,美國國債的流動性下降,國債的買家不足問題日趨嚴重。
金融環境的壓力正在加強,是因為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資金流動正在放緩,這會抑制需求,導致物價下降。不過,由於對金融系統的影響,對迅速加息提出警告的聲音也開始增加。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10月3日發佈的年度報告警告稱,「世界存在邁向同步衰退和長期停滯、遭遇比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更為嚴重的損害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也指出,「世界經濟的三分之一將在明年之前陷入(顯示經濟衰退的)連續2個季度的負增長」。
日本大和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山本賢治認為,「雖然優先遏制通膨的美聯儲難以迅速改變政策,但金融脆弱性的跡象有可能成為在12月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放慢加息速度的契機」。
對於調控貨幣的中央銀行來説,在物價穩定的同時保持金融系統穩定性是重要的使命之一。經濟從新冠中復甦和資源價格走高導致的物價迅速走高,各國的央行一直通過貨幣緊縮來應對,但隨著加息不斷推進,正在迎來兼顧金融系統穩定和遏制物價走高這一難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