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倍利率爭奪儲戶,蘋果經濟圈向金融擴大
2023/04/19
美國蘋果以智慧手機為中心的「經濟圈」正在擴大,開始波及金融領域。4月17日,蘋果在美國啟動存款服務,意在吸引僅在美國就超過1億的iPhone用戶。如果蘋果憑藉強大的品牌力量不斷吸引存款,將給美國地方銀行帶來新的逆風。
![]() |
蘋果宣佈與高盛展開合作,在美國開始提供存款服務。服務對象是蘋果的信用卡用戶,最初將收益率定為每年4.15%。相當於全美儲蓄帳戶平均水準(0.3%左右)的10倍以上。如果不包括一些網際網路銀行,這一水準可謂十分之高。
「通過在現有服務中嵌入存款服務,可一站式完成結算、匯款乃至存款」,在蘋果主管金融服務的副總裁珍妮佛⋅貝利(Jennifer Bailey)在17日的聲明中如此表示。
蘋果2014年推出將iPhone等用作結算終端的ApplePay,2019年開始在美國提供信用卡。在美國從3月開始還推出了名為「BNPL」的先享後付服務,一直在切實佈局金融服務。
其背後原因是智慧手機市場日趨成熟。在蘋果2022年10~12月的1171億美元銷售額中,iPhone佔到近6成。主要是更新換代需求,該季度iPhone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8%。
另一方面,基於iPhone的服務銷售額正在增長。10~12月,包括視頻和線上音樂在內的服務銷售額增長6%,約佔整體的18%。與美國奈飛(Netflix)和瑞典Spotify等影視或音樂專門網站的競爭非常激烈。
在金融方面,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存在限制,進入門檻很高。包括日本和中國在內,全球有10億部iPhone在使用,但存款服務僅在美國開展。
儘管如此,蘋果似乎仍認為金融領域存在商機。如果利用終端和應用程式開發的專業知識,有可能通過簡化手續和易用性與現有銀行的服務形成差異化。美國谷歌也將涉足支付業務。蘋果為了保衛「主業」,需要打造繼音樂和視頻之後的新支柱。
與此同時,負責存款管理和投資的高盛也能明顯獲得好處。高盛2016年啟動面向個人的網上銀行業務,到2022年底,面向富裕階層和普通消費者的業務擁有2257億美元存款。高盛主要從市場籌集資金,但如果能穩定吸引個人的存款,有高管表示「將實現籌資渠道的多樣化」。
![]() |
蘋果表示,「收益率存在隨時改變的可能性」,但最初的收益率設定為年率4.15%。在幕後運營存款業務的高盛如何在支付高額利息的同時確保收益將成為課題。
美國國內也存在利率更高的金融産品,例如3個月期的美國財政部短期國庫券的年收益率達到5.2%。蘋果和高盛從個人手裏籌集的資金可能投向這些商品,或借給企業法人,以獲得穩定收益。
對美國地方銀行來説則是一股新的逆風。2023年3月,矽谷銀行因遭遇存款快速流出而破産。存款流出的趨勢擴大到其他中型和中小銀行,還波及到部分大型銀行。為了留住顧客,銀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也有觀點認為,這將成為綜合實力的較量,有助於行業重組。蘋果的侵蝕有可能加快時針的轉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藤玲 矽谷、斉藤雄太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