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加息迎轉捩點,基準利率超過物價漲幅
2023/10/26
世界各國央行的加息已迎來轉捩點。歐洲中央銀行(ECB)將在當地時間10月26日的理事會會議上討論暫停加息,是11次會議以來的首次。將於10月底召開會議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也很可能決定擱置加息。由於2022年以來的迅速加息,全球平均基準利率超過7%,反超物價上漲率。通貨膨脹得到遏制的跡象正在顯現出來。
在已開發國家的主要央行中,只有日本銀行維持大規模貨幣寬鬆。在全球貨幣政策進入新階段的背景下,日本銀行的政策判斷備受關注。
![]() |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日銀總裁植田和男、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 |
歐洲央行將於當地時間26日在位於雅典的希臘央行召開討論貨幣政策的理事會會議。市場已完全押注暫停加息,如果基準利率保持不變,將是自2022年7月啟動加息以來首次、時隔11次會議暫停加息。
此次理事會會議是以色列與伊斯蘭組織哈馬斯爆發軍事衝突後主要央行的首次決策。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如何闡述對通膨重燃和進一步加息的風險的看法,將備受關注。歐洲央行將於北京時間晚上8點15分公佈決定內容,拉加德的記者會將從8點45分開始。
在全球範圍,各國央行紛紛暫停加息。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在9月時隔15次會議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瑞士也同樣擱置了加息。巴西和智利等中南美國家已轉向降息,從抑制通膨進入了支撐經濟的局面。
各國央行之所以轉向暫停加息,是因為貨幣環境收緊。SMBC日興證券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丸山義正的估算顯示,世界基準利率截至10月24日達到7.4%,超過了物價上漲率(5.9%)。這表明,高利率超過物價上漲率,已開始給經濟降溫。
![]() |
美聯儲很有可能在10月31日~11月1日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暫停加息。美國的基準利率達到5.25~5.50%,處於22年來的最高水準,物價上漲率放緩至3.7%。
從歐洲央行來看,作為基準利率之一的央行存款利率達到4.0%,創出歐元誕生的1999年以後的最高水準。自解除負利率政策以來,累計加息幅度達到4.5%,創出歷史最快速度。歐元區的物價上漲率為4.3%,如果維持放緩趨勢,預計將與該基準利率逆轉。
加息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在歐元區,9月銀行對企業貸款的增速同比增長0.2%,與創出近期峰值的2022年10月(8.9%)相比大幅放緩。由於利率上升,企業貸款和住房貸款的需求減少,也出現了拒絕貸款申請的銀行。
央行為了抑制企業和家庭的需求、緩解通膨壓力,一直重視通過銀行貸款收緊貨幣的程度。
在美國,商業銀行的工商業貸款為2.7萬億美元,儘管美國經濟表現強勁,但與年初相比減少了500億美元。向大企業貸款時的最優惠貸款利率為8.5%,處於22年來的最高水準。
剩下的焦點是日本銀行的政策判斷。2023年7月靈活化地運用長短期利率操作(收益率曲線控制),將長期利率的上限從0.5%提高至事實上的1%。
日本銀行表示,修改政策是為了「順利維持寬鬆政策」,與利率操作和取消負利率等政策轉變「存在距離」,但這種「護城河」正在被填平。隨著日本銀行為抑制利率而大量購買國債,截至6月底,該行持有的國債佔市場整體的比例(按不包括短期國庫券的市值計算)達到53.2%,超過一半。
在美國利率上升的背景下,日本國內長期利率也有所上升,25日一度達到0.865%,創出2013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長期利率接近1%上限,在10月底即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的日本銀行內部,出現了重新調整利率操作的論調。
目前世界各國央行最為警惕的是資源價格再次走高。進入10月以後,由於中東局勢混亂,原油價格一度暴漲,比歐洲央行的預期高出10%左右。如果資源價格上漲導致企業轉嫁成本的趨勢加強,通膨壓力有可能再次加劇。
美國摩根士丹利估算稱,如果作為國際指標的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10美元,會立即將物價上漲率推高0.25%,到1年後再推高0.1~0.15%。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延斯·艾森施密特(Jens Eisenschmidt)指出,「2024年以後可能出現大幅上行風險」。
在遭遇第二次石油危機帶來的高通膨的1980年代,七國集團(G7)的物價上漲率用了5年多的時間才重回2%的水準。雖然多家央行沒有排除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但這無疑體現出他們無法確定經濟和物價前景。世界各國央行參與的國際清算銀行(BIS)警告稱,「走過最後一英里是非常困難的」。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南毅郎 雅典、小野澤健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