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企業踩下急煞車,4~6月利潤下降12%

2019/09/10


    印度企業的業績正在迅速惡化。約2500家上市企業的2019年4~6月財報顯示,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滑12%。時隔5個季度出現下降。金融機構的惜貸波及實體經濟,由於內需冷卻,汽車和鋼鐵等企業的收益下滑。印度政府出台了經濟刺激對策,但很多觀點認為推高效果有限。印度企業業績的低迷今後很可能持續。

 

     印度評等公司CARE Rating統計顯示,2574家上市企業(不含金融)的4~6月財報顯示,營業收入增長3%,約為14.93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48萬億元),凈利潤下滑12%,降至約9600億盧比。孟買證券交易所全部企業的總市值約為208萬億日元,相當於東證的約3分之1。

 

 

     自引進新的間接稅導致經濟出現混亂的2017年7~9月以來,再次出現2位數利潤下降。不過,此次營業收入增長也踩下急煞車,在需求本身正在下滑這一點上顯得嚴峻。

  

     內需型企業的下滑明顯。在孟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不含金融的21隻大盤股中,9隻出現利潤下降或虧損。汽車、鋼鐵、通信和資源企業的業績出現惡化。

 

   惜貸現象擴大

  

     明顯低迷的是屬於主要産業之一的汽車産業。印度汽車工業協會(SIAM)統計顯示,新車銷售截至7月連續9個月下滑,8月預計出現4成左右的減少。最大企業瑪魯蒂鈴木自4月以後,乘用車銷售每月減少17~37%。雖然存在汽車保險負擔增加等影響,但主要原因是金融機構的惜貸。

    

      背後存在銀行的不良債權問題。為了推進不良債權處理而加強審查,結果自2016年前後起不良債權餘額激增。銀行整體的不良債權比率截至2018年12月達到10%。在加快不良債權處理的銀行減少放貸的背景下,非銀行金融機構一直在增加汽車貸款。

   

      但以2018年9月浮出水面的大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債務違約為契機,非銀行金融機構整體的信用風險擴大。汽車貸款的惜貸情況加強,印度汽車和農機大型企業馬辛德拉公司(Mahindra & Mahindra) 總經理帕萬·戈恩卡(Pawan Goenka)表示:「放在以前本應拿到貸款的人的10~15%無法獲得貸款」。

 

   對雇用産生影響

 

     汽車的銷售低迷還波及其他産業。「鋼鐵需求的約20%來自汽車産業,(汽車銷售低迷)影響明顯」,塔塔鋼鐵的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納倫德(TV Narendran)這樣表示。資源企業Vedanta的鋁銷售也出現下滑。

   


   

      還將給雇用投下陰影。瑪魯蒂鈴木董事長R.C. Bhargava於8月27日宣佈不再續簽3000名定期員工的合同。4日決定在7、9日2天停止北部2家工廠的運作。印度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顯示,在數個月裏,至少失去了約35萬個就業機會。失業的增加將打擊佔印度國內生産總值(GDP)逾5成的個人消費。

  

     印度2019年4~6月的實際GDP比上年同期增長5.0%,與1~3月的增長5.8%相比減速。創出2013年1~3月(增長4.3%)以來、時隔約6年的最低水準。

  

孟買的汽車銷售店(2019年8月)

 

      IT(資訊化技術)服務企業印度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TCS)和製藥巨頭太陽藥業有限公司(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等以印度國外為主要市場的企業維持強勁勢頭。不過,要拉高整體水準顯得力不從心。

   

       印度的企業也在加強警惕。塔塔鋼鐵8月將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設備投資計劃削減3成,下調至800億盧比。日用品企業印度斯坦聯合利華(Hindustan Unilever) 董事長Sanjiv Mehta認為,「地方的消費或將低於預期,今後數個月需求可能持續疲軟」。

   

      2018年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唯一上漲的印度股市也萎靡不振。莫迪政權確定連任,主要股指SENSEX於6月初創出歷史新高,但由於對7月發佈的預算案感到失望,拋售佔據優勢。目前比6月的高點下跌1成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8月下旬調整對海外投資者和富裕階層的增稅,除了政府鼓勵新車購買等經濟刺激措施之外,還出台了國營銀行合併等對策。但是,不少觀點認為,「這些舉措不足以提振經濟」(法國興業銀行)。印度企業業績的低迷有可能邁向長期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早川麗 孟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