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啟經濟?還是遏制疫情?美國兩難

2020/05/07


     開始放鬆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限制行動的美國正在面臨艱難應對。截至5月7日,30多個州進行了經濟活動的部分重啟,但有預測認為,隨著接觸機會增加,死者人數將倍增。企業和民眾因收入減少和厭倦自我克制而要求重啟經濟,而專家則強調疫情「第2波」的風險。為了找到妥協點,各地方政府正展開苦戰。

   

     豐田和速霸陸建有工廠的美國中西部印第安納州描繪的路線圖是到7月4日獨立紀念日,餐廳和酒吧恢復正常營業,並同時舉行兩大汽車賽事。在國民性節日之前,計劃分5個階段邁向正常化。自5月4日起,允許零售店和餐飲店以定員50%的比例恢復營業。

  

在南部喬治亞州,理髮店等的營業自4月下旬起重啟(Reuters)

 

      鑒於川普政權在4月中旬確定了從感染者較少地區分3個階段重啟經濟活動的指導方針,各州開始進行限制的放寬,至今過去了約2周時間。美國蘋果的定位資訊分析顯示,步行移動截至5月4日比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前(標準值為1月13日)減少37%。相比半個月前的減少43%,人們外出正在逐步恢復。

  

     預測死亡人數倍增

     

       因人們出行增加而令人擔憂的是疫情的再次擴大。美國華盛頓大學4日發佈預測稱,死者人數到8月上旬將增至13萬5千人。這個數據反映了人與人接觸機會增加,與1個月前相比上調至逾2倍的水準。

 

      但是,各州仍在探索退出限制舉措,原因是企業、當地居民和自治體對實施行動限制的州政府的壓力正在加強。與能採取強硬措施的中國不同,美國無法忽視多樣化意見。

   

在密西根州,反對緊急事態延長的民眾拿著來福槍闖入議會大廈(Reuters)

 

      擁有大城市芝加哥的伊利諾伊州的州長原定在5月底之前維持外出限制,但在死亡人數創出新高的5日宣佈逐步放鬆這種限制。無法承受要求提出重啟計劃的州內自治體和共和黨州議員的壓力。

  

     東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家理髮店反對要求停止營業的該州的方針,要從5月9日起恢復營業。店主對當地媒體説:「雖然存在被罰款和吊銷執照的風險,但為了維持生計,沒有其他選項。雖然申請了失業救濟金和貸款,但一分錢也沒拿到」。

  

     20個州在不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放鬆限制

  

      作為經濟重啟的判斷標準,美國政府向各州提出「感染者在過去14天裏呈現減少態勢」和「檢測的陽性率呈減少態勢」。美國彭博社的統計顯示,奧克拉荷馬州、田納西州和愛達荷州等全美10個州在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情況下啟動了行動限制的放寬。

    


    

      此外,個人和企業的自由活動受限制面臨的反對也很突出。以奔放不羈的言行而聞名的美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針對伴隨執法的行動限製表示:「這是法西斯主義,這不是民主,應恢復人們的自由」,呼籲撤銷限制。在州議會大廈等處,民眾為要求解除限制而匯聚在一起的抗議遊行在各州相繼出現。

    

      外出限制的引進已有1個月,隨著春季到來而想要外出的願望也在加強。西部加利福尼亞州4月底決定關閉大量人員聚集的州南部的海水浴場,但當地市長等人批評稱這是「令人不快的決定」,決定採取法律手段。在熱浪到來的背景下,很難禁止海水浴,州長加文紐瑟姆轉而決定允許在5月5日之前恢復。

     

邁阿密的海灘(Reuters)

 

      但是,疫情「第2波」的到來必須防範。南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4日再次關閉了5天前開放的海灘公園。7千人以上違反佩戴口罩等義務,同時對加以提醒的職員的謾罵等相繼出現,市政府高官表示「無法強制民眾遵守規則,只能繼續關閉」。

   

  除紐約之外,感染者增加

   

     在屬於主要感染地之一的美國東部紐約州,各地方相繼發出慎重的意見,格林縣的議會議長Patrick Linger表示:「在檢測套裝在州內適當發放之前,不應重啟」。

   

      急於推動經濟復甦的川普總統表示「頂峰已過」,正在敦促各州重啟經濟活動。感染者人數在4月中旬以後達到每天3萬人左右,觸及天花板,目前的死者人數為1千多人,呈現減少態勢。不過,成為主要感染地之一的紐約市的感染者正在激減的影響明顯,該市以外反而呈現增加態勢。

  

      在美國政府的對策團隊中發揮核心作用的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將在眨眼之間擴散」,警告行動限制的放寬有可能導致感染再次擴大。在抑制感染擴大的同時重啟經濟活動是前所未有的難題,因此全美各地的州政府將繼續進行探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野毛洋子 芝加哥、白石武志 矽谷、野村優子 紐約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