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新冠感染者或是公開數據的10倍
2020/04/28
在已逐步引進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的歐美,檢測結果開始浮出水面。在美國紐約州,出現了實際感染人數達到公開值約10倍的可能性。雖然大量的人員産生免疫、讓疫情走向終結的集體免疫依然遙遠,但在重啟經濟活動方面,這種檢測受到期待。歐美為了掌握感染的實際情況,在擴大用於確診的PCR檢測的同時,也在加快提高抗體檢測的準確度。
抗體檢測作為能輕易確定是否感染的手法正在受到關注。美國紐約州4月23日宣佈,以隨機選取的3000人為對象的調查顯示,13.9%的人産生了抗體。如果按該州人口單純計算,可見270萬人已具備抗體,達到已發佈的感染人數(約25萬人)的逾10倍。
![]() |
在其他國家的抗體檢測中,同樣出現了顯示感染人數大幅高於公開數據的結果。在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縣管轄區,實際的感染者最多達到公開數據的85倍,義大利達到30倍,荷蘭為15倍。在德國,1.2萬名農村居民中出現了15%的人感染的可能性。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很多,實際感染者被認為多於公開數據。各國相繼進行的抗體檢測的樣本較少,很多處於試行階段,目前得出的結果有可能證明了疫情的擴大超出預期。
![]() |
如果感染之後獲得免疫力的人達到人口的6成以上,理論上將構成集體免疫,病毒的感染將趨於結束。世界衛生組織(WHO)4月20日提出看法稱,即使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的地區,「已感染人口的比例似乎也僅在2~3%以下」。
達到集體免疫或需要較長時間,但有期待認為,如果鎖定在未注意到的情況下感染並産生抗體的人,放寬外出限制,能夠有助於經濟活動的重啟。在英國等國,向已確認産生新冠病毒免疫的國民發放「證書」並允許其外出的計劃浮出水面。在與新型冠狀病毒的鬥爭變為持久戰的背景下,力爭實施大規模抗體檢測的趨勢將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