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在變,比起分紅開始重視就業
2020/04/28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導致就業形勢動盪的情況下,全球的投資機構開始要求企業保護從業人員。投資額約5800萬億日元的投資團體要求企業避免裁員,顯示出允許削減分紅的姿態。投資者還聯合起來,開始敦促製藥企業在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股東的觀念在發生轉變,開始認為相對於追求短期性的利潤,積極面對社會課題更有助於企業的長期增長。
企業為了股東而追求利潤,從社會整體來看會促進經濟增長,勞動者也變得富有,這一點被視為資本主義的好處。但在發生金融危機時,以美國企業為中心,通過裁員來確保資金,優先考慮給股東的分紅和回購本企業股票。也有人批評這種做法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社會割裂,一直在對偏重於短期性股東利益的做法進行重新審視。
在新冠疫情導致的就業危機局面下,失去有能力的員工將導致長期性的競爭力下降,這種逐步在投資者之間被認同。
![]() |
美國紐約州勞動局事務所前(Reuters) |
由全球超過45個國家的年金基金和投資公司組織的國際公司治理網路(ICGN)於4月23日面向企業發佈了應避免裁員的信件。該機構的投資額達到54萬億美元,擁有巨大影響力。認為在確定分紅和董事薪酬時應考慮到員工和合作夥伴,首次展現出容忍削減分紅的姿態。
美國投資公司伯恩斯坦聯盟把企業評估重點轉向了對員工和合作夥伴的支援及疫情防控舉措,表示「正在警惕如果優秀員工離開,疫情結束後失去競爭力的風險」(該聯盟的臼井Haruna)。
除就業外,機構投資者已經將目光轉向社會性課題,其表現就是面對製藥企業的態度。為戰勝新冠疫情這一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呼籲藥企進行合作分工而不是競爭。
荷蘭養老基金PGGM等50多家投資機構聯名要求醫藥企業協助維持醫療器械等的供應鏈,並共用相關數據,推進研究開發。日本的野村集團和第一生命集團也加入其中,資金管理總額達到2.6萬億歐元。
全球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和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公司也要求製藥企業一致對抗新冠病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