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發補貼,民眾存錢形成「岩漿囊」

2020/10/06


       日本國內的消費復甦遲緩。主要已開發國家的零售業銷售額在6月已超過新冠疫情前的水準,但日本進入7月後仍低於疫情前。不過,由於日本政府發放資金等原因,家庭的現金存款在3月底以後增加了30萬億日元。日本如何讓這股消費的「岩漿囊」疏通呢?

 

 

       消費低迷明顯拖累日本國內經濟。202046月日本的家庭消費為266萬億日元(名義,按年率換算),比13月減少9%。佔名義GDP(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為52.7%,比13月下降0.5個百分點。最近的7月零售業銷售額比6月減少3%。

 

       日本大型百貨店表示「服裝等行業情況嚴峻,仍在繼續關閉店舖」,大型居酒屋連鎖也表示「下班途中去喝酒的需求減少」。此外,201910月消費稅從8%提高至10%也構成沉重負擔,但消費低迷的背景似乎還在於網購等環境沒有及時完善,而在歐美,網購正成為消費復甦的火車頭。

 

       實際上,歐美消費正在復甦。自5月起解除嚴格的封城措施,6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增速就已經轉為增長。

 

       各國通過豐厚的就業和失業補貼來支撐家庭收支,促進了「報復性消費」。觀察美國谷歌的出行數據發現,67月商業地段等的人員外出增長乏力,但以網購等為中心,此前積累的消費得到釋放。

 

       在美國,政府擴充了失業補貼,並實施了最多1200美元的現金發放。加強網路銷售的沃爾瑪的首席執行官(CEO)董明倫(Doug McMillon)表示,「補貼推動了消費意願提高,服裝、電視和遊戲等廣泛種類的商品暢銷」。

 

       而在日本,消費的「岩漿囊」看起來正在累積。日本政府4月啟動的每人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480元)的特別定額補貼總額達到約12萬億日元。日本還向育兒家庭和學生發放了補貼。通過去年秋季提高消費稅時啟動的無現金結算積分返還,僅政府補貼部分就有近5000億日元流入消費者手中。PayPay的「返還100億日元」等民營企業的自主服務也相繼亮相。

 

 

       但是,這些錢並未充分用於消費,而是放進錢包。日本家庭的現金存款截至6月底為1031萬億日元,比3月底增加30萬億日元以上,增至歷史最高水準。

 


 

       在日本,網購也開始趨於活躍。NowcastJCB的銀行卡結算數據顯示,日本的電子商務在4月以後維持2成以上的增長,8月同比增長31%。不過,日本仍有很多人不習慣網購。

 

       據德國調查公司Statista統計,在日本網際網路用戶中,過去1年裏完全沒有過線上購物經歷的比率達到16%。這一數字在已開發國家之中最高,在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45個國家也高居第4位。

 

 

       要將累積的儲蓄引向消費,賣方必須要作出努力。日本最大傢具廠商似鳥控股引進了新服務,比如在自家室內用智慧手機掃一掃即可顯示適合房間的傢具等。該公司35月的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成。

 

       日本7-117月起在東京都內的部分地區啟動了送貨到府服務,通過智慧手機下單後最短2小時送到。該公司要把這項服務培育為新一代業務的支柱之一,應對外出自肅和老齡化。

 

       由於對旅行發放補貼的「Go To項目」的效果,在9月四連休(19~22日)期間,旅遊景點等的人流大幅增加,顯示出了積累的消費「岩漿囊」之大。不過,如果到冬季前疫情再次擴大,實體消費有可能再次下滑。為了避免更嚴重的下滑,需要加快消費現場的數位化轉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真鍋和也、栗本優、紐約 野村優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