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似乎迎來曙光
2020/09/16
中國的消費似乎迎來了曙光。8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營業收入)自2019年12月以來首次轉為增長。補貼效果推動汽車銷售表現強勁,同時餐飲收入也出現復甦跡象。不過,就業和收入的改善還緩慢,前景尚存不安。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在9月15日的記者會上強調:「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居民外出消費活動在增加」。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成的汽車行業增長12%,拉動了整體增長。7月下降的服裝和家電也轉為增加。餐飲店的收入減少7%,但降幅較7月(11%)收窄。
背景是隨著娛樂設施恢復營業,街頭的人員外出正在恢復。8月下旬電影院的票房收入已恢復至上年同期的9成。由於新冠疫情,「非接觸型」消費逐漸滲透,網路消費也增長17%,保持堅挺,而伴隨外出的「接觸型」消費也在恢復。
![]() |
不過,完全恢復正常似乎仍需要較長時間。在疫情前,每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如果去掉需求因促進銷售措施而膨脹的汽車,2020年8月的零售總額將是下降0.6%。從考慮到物價變動的實際增速來看,也是同比下降1.1%。
支撐消費的就業和收入環境仍顯得疲軟。8月城市地區的新增就業人數減少7萬人,降至110萬人。進入2020年之後一直低於上年同月。每週平均勞動時間為46.8個小時,連續3個月持平。
從農村前往城市工作的農民工的收入明顯下滑。華中農業大學的問卷調查顯示,截至6月,9成農民工復工,但平均月收入比疫情前下降了28%。不少觀點認為今後工資也會減少,消費者不會輕易鬆開「錢袋子」。
![]() |
北京的步行街 |
中國商務部等主辦的「全國消費促進月」自9月9日啟動。網際網路企業等通過降價和返還積分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中國期待提振消費,但降價大戰成為物價的下行壓力。如果促銷活動結束,還存在像6月和11月電商大規模促銷後那樣的反彈性下滑風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