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面臨再度停擺風險
2020/11/20
世界經濟再次呈現出明顯停滯態勢。7~9月,日美歐的實際增長率快速復甦,但從最新數據來看,勢頭明顯放緩。雖然也存在股市上漲和企業上調業績預測等積極動向,但疫情反彈的勢頭超過春季。這重新導致人員流動減少,給未來前景投下陰影。
![]() |
法國巴黎街頭,停業的商戶和戴口罩的行人(11月,REUTERS) |
在法國首都巴黎市內的購物中心,往年為迎接聖誕商戰,玩具賣場總是熱鬧異常,但今年卻貼著禁止入內的提示語。正在逐步重啟的經濟活動因疫情反彈而不得不重新「倒車」。
美國谷歌根據智慧手機用戶的位置資訊的調查數據顯示,11月15日,包括巴黎在內的法國首都圈的商業和娛樂設施以及職場等的平均人流僅為疫情前的一半稍多。
巴黎的人流量在9月恢復至8成以上,由於疫情反彈,法國政府10月30日再次採取禁止餐廳和酒吧營業的封城(Lockdown)措施。雖然最多時超過5萬的單日新增感染病例減少到了3萬,但仍難以掉以輕心。法國總理卡斯泰12日表示,封城措施至少會再持續15天。
![]() |
人流量的減少還將打擊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從美國調查公司Morning Consult計算的單日數據來看,進入11月之後,法國消費者心理指數屢屢低於60,這是半年來的低水準。與1個月前相比下降了約1成,接近4月份創下最低記錄的第1波疫情時的最低水準(57左右)。
德國自11月2日起採取禁止餐飲店營業等臨時封城措施,該國的新增感染病例一直居高不下,達到每日2萬人左右,何時解除封城尚無眉目。德國總理梅克爾16日表示「限制行動是成功的秘訣。必須更為嚴格地執行」。
美國紐約州13日也開始要求餐廳等晚上10點前停止營業。16日,加利福尼亞州啟動「緊急煞車」,將居住人口占比達到94%的41個縣的限制措施提高到了最高水準。
18日,美國的新冠死亡人數超過了8月時「第2波」的水準。26日是往年美國國內人員流動急劇增加的感恩節,該國對重來的「疫情暴發」提高了警惕。
復甦明顯遲緩的消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打擊。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等成立的非營利組織「Opportunity Insights」根據信用卡使用情況等,將消費相較於疫情前的減少程度轉化成了指數。之一指數顯示,在外就餐和住宿的消費恢復到疫情前的7成,娛樂僅恢復到5成。容易受到外出限制令等影響的服務業明顯低迷。
7~9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換算成年率的話,美國為同比增長33%,歐元區增長61%,均實現快速復甦。人流量的再次減少和消費意願的下降反映出歐美經濟將再次陷入停擺的風險。歐盟(EU)5日將10~12月歐元區的實際增長率下調至負增長0.1%。
日本與歐美相比,經濟活動的限制較為寬鬆。15日的人流量為疫情前的85%左右,疫情的影響十分有限。但全日本的單日新增感染人數已超過2000例,達到最高水準,如果應對上出錯,也可能導致經濟停滯。
今年春季,二十國集團(G20)共計推出了11萬億美元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各國在支援經濟上步調一致,但此次歐美的應對政策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美國的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尚無確切消息,歐盟也因為區域記憶體在矛盾,「復興基金」遲遲沒有設立。
在有望於年內啟動供貨的疫苗普及之前,能否防止經濟跌破谷底?在經濟全面重啟之前,各國的政策應當發揮「架橋」(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作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平野麻理子、西野杏菜、石川潤 柏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