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出口限制對象約達交易量的2成
2022/07/07
在各個國家成為出口限制對象的糧食按卡路里計算已達到全球交易量的近2成。原因在於,受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影響,糧食的供應隱憂加強,25個國家正在優先供應本國。小麥和玉米的價格也居高不下,如果這種事態長期化,不僅會出現陷入糧食短缺的人群,還存在導致地區局勢動盪的風險。
美國智庫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通過全球出口份額進行了統計。截至6月28日,成為禁止出口和提高出口關稅等限制對象的糧食按卡路里計算達到交易量的17%。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産量較多的品類的限制較為突出。有13個國家對小麥實施限制,數量最多,玉米(10個國家)次之。
![]() |
2008年曾發生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迅速增長、需求擴大而導致的糧食危機,20020年爆發了新冠危機。不過,此次的影響更為明顯,正日趨長期化。由於疫情下的物流混亂,糧食價格原本就在上漲,烏克蘭危機則進一步造成打擊。
從出口限制的對象品類來看,小麥和棕櫚油按卡路里計算分別佔約3成。棕櫚油被廣泛用於食用和化粧品用等。此外,烏克蘭也是葵花籽油的主要産地,由於葵花籽油的供應隱憂,作為代替品,棕櫚油的價格正在上漲。
![]() |
糧食出口限制在擴大(reuters) |
印度尼西亞政府4月禁止出口棕櫚油,遭到全球的強烈反對。禁令于5月被解除,但仍優先供應國內。據悉原因是,對於轉向生物燃料的印尼政府來説,棕櫚油也是重要的能源供給源。
此外,化肥的供應隱憂也在加劇危機。主要出口國俄羅斯的供給變得不穩定,中國也從2021年秋季開始優先供應國內,實施了出口限制。越南鑒於肥料上漲和物流混亂引發國內短缺的風險,正在討論提高出口關稅。
世界銀行的統計顯示,化肥原料磷酸和氯化鉀的價格目前漲至2021年的2~3倍左右。
在過去的糧食危機中,不僅是小麥,白米和蕎麥等主食廣泛成為限制對象。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的David Kleimann指出,「今後作為替代,限制白米等主食出口的國家有可能連鎖式增加」。
小麥的價格比年初上漲2成。玉米一度漲至年初的130%。白米價格也呈現上漲態勢,各個品類均創出歷史性高點。
全球最多將有逾8億人面臨饑餓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聯合國5個機構于2020年推算稱,全球最多超過8億人面臨饑餓問題。由於爭端和氣候變化,農作物歉收的情況不斷出現,亞洲和非洲等的人口增加也成為背景。自新冠疫情前開始,面臨饑餓的人口就呈現增加趨勢。
FAO計算的「糧食價格指數」進入2022年後上漲至歷史最高水準。在始於2020年的新冠疫情下,全球的貨物流動原本就出現混亂,再加上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糧食的供應隱憂隨之加劇。
糧食危機有可能給缺乏購買力的新興市場國家等帶來嚴重的糧荒。非洲和中東的新興市場國家很多都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等糧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