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盟自貿區談判還有些難
2013/11/22
|
![]() |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的(左起)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21日) |
在歐盟的28個成員國中,中國已經與其中的27個單獨簽訂了投資協定。中國希望與歐盟實現投資協定的一體化,以省去分別與各國的單獨磋商,從而促進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
雖然對於中國來説,歐盟是其最大的貿易對象,但投資關係仍較薄弱。從歐盟對海外的直接投資情況看,按國家和地區來區分的話,其最大的直接投資對象是美國,佔到30%以上,而對華(不含香港)投資不到5%。從海外對歐盟的投資情況來看,中國對其投資也僅佔1%左右。
![]() |
中國之所以這麼快擺出讓步的姿態,是因為美國正在推動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以及與歐盟的FTA談判。其中也反映出中國的焦慮,即擔心在全球建立國際性經濟圈的形勢下被孤立。
但即便中國與歐盟簽署了投資協定,也不太可能馬上發展至進行自貿區(FTA)談判。歐盟有一個原則,就是只和在政治和社會理念上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簽署FTA。在歐盟成員國當中,法國等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懷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在光伏電池和通信等領域雙方也存在貿易摩擦。
李克強要求歐盟方面放寬高技術産品的對華出口限制。而歐盟禁止向中國出口武器和可轉用於軍事的通用産品,中方對此存在強烈不滿。
在此次首腦會議上,雙方確認了以2020年為目標,在擴大貿易、科學技術、能源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的方針。但預計在加強關係方面的談判還會遇到不少曲折。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