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是日本出口的一線希望?
2014/10/24
9月份,日元持續趨於貶值,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美元兌109日元的水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出口額同比增長6.9%,達到6萬3831億日元,進口額同比增長6.2%,達到7萬3414億日元,貿易收支為9583億日元的逆差。而從4~9月的貿易收支來看,逆差則達到5萬4270億日元,創下了作為上半財年的歷史最高逆差。
![]() |
由日本內閣府計算出的「出口數量指數」一般被視為顯示實際出口的指標,但7~9月,這一指標僅同比增長0.6%,處於徘徊不前的局面。儘管日元趨於貶值出口仍增長乏力,主要原因是日本企業生産基地的向海外轉移。
從對美國的出口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一點。9月份日本面向美國的出口數量指數環比下降了2.2%。特別是主力出口産品汽車的出口量連續6個月同比下降。本田和馬自達等面向北美的生産基地正從日本轉至墨西哥,因此在美國市場雖然保持暢銷卻很難拉動出口。日本汽車工業會會長池史彥表示,在靠近市場的地方生産是當前的大勢所趨,因此即便日元貶值「(日本企業)也很難考慮改變在當地生産的做法」。
世界經濟的下行趨勢也成為不利因素。日本面向歐盟(EU)的出口比上月大幅減少6.3%,從7~9月來看也時隔3個季度再次出現環比下降。原因是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各國經濟復甦遲緩。花旗集團證券株式會社的首席經濟學家村嶼歸一認為「出口原地踏步的局面依舊沒有變化」。
7~9月的出口環比上季度出現略微回升,起到拉動作用的主要是面向亞洲的出口。9月份面向亞洲的出口數量指數環比上月提高4.2%,7~9月則環比上季度提高1.8%。美國蘋果公司9月份上市的新款手機「iPhone」和北京小米科技等中國智慧機廠商的需求較大。日本六大電子零部件企業2014年7~9月接到的訂單總額達1萬2600億日元,創歷史新高。SMBC日興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牧野潤一認為「隨著美國經濟復甦,亞洲的生産正在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