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中國2017年貿易額反超美國

2018/04/13


  2017年全球貿易明顯復甦。世界貿易組織(WTO)4月12日宣佈,2017年的貨物貿易量同比增長4.7%,達到2011年以來、時隔6年的高水準。起到拉動作用的是亞洲。從具體國家來看,中國奪回了貿易額首位寶座。WTO預測2018年也將維持強勁勢頭,但中美貿易摩擦等未來的風險正在加大。

 

堆滿貨物的上海港(資料圖)

  

  貿易量增長率超過2017年實際經濟增長率(3.0%)。貿易量增速低於經濟增長率的「Slow Trade」現象時隔3年消除。

  

  從全球整體貨物貿易額來看,出口額為17.198萬億美元,進口額為17.572萬億美元,分別增長約11%。WTO表示,「旺盛的個人消費和投資是全球貿易的增長引擎」,原油等資源價格上升也成為東風。亞洲的進出口均實現2位數增長,與北美和歐洲相比,勢頭更加突出。  

       

  從個別國家的貨物貿易額來看,中國達到4.105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時隔2年重回首位。中國進口半導體製造設備等,生産智慧手機等最終産品加以出口的趨勢擴大。以美國消費擴大為背景,電子産品和玩具的對美出口也出現增加。

  

    

  在貨物貿易額居第2位的美國,由於企業積極進行設備投資,電腦和工業機械等生産資料進口大幅增加。在居第4位的日本,主要面向亞洲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正在擴大。

     


          

  

  WTO預測稱,2018年全球貿易量將同比增長4.4%。認為在全球經濟保持強勁的背景下,個人消費和設備投資擴大,貨物和服務的進出口勢頭將得以保持。大規模減稅帶來的美國經濟改善也深受期待。

  

  不過,目前的貿易環境極為不穩定。美國提高了對鋼鐵和鋁的關稅,又向中國表示,作為反擊侵犯智慧財産權的措施將提高機械等的關稅。中國方面也提出了展開報復的方針。如果中美走向貿易戰爭,將對全球經濟構成沉重打擊。

       

  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在4月1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非常積極,貿易的強勁增長有助於全球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其認為2019年的貨物貿易量增速為4.0%,但敲響警鐘稱,「樂觀的預測沒有考慮貿易限制的影響,如果貿易限制擴大,好轉的趨勢將迅速遭受損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倫太郎 日內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