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的世界貿易增長勢頭與中國風險
2018/03/19
世界貿易正在恢復增長勢頭。2017年的貿易量同比增長4.5%,超過世界經濟增長率(3.0%)。貿易增長低於經濟增長率的「Slow Trade」狀態時隔6年消失。不過,作為貿易增長火車頭的半導體需求由於智慧手機銷售減速等影響,有可能進入調整局面,未來面臨風險。
![]() |
堆滿貨物的上海港(資料圖) |
「對世界貿易來説是非常好的一年」,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如此評價2月下旬發佈的2017年世界貿易統計數據。貿易量增速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達到4.5%,創出2011年以來最高水準。
起拉動作用的是貿易量增長8.6%的亞洲。在已開發國家中,美國從上年的增長0.7%提高至4.1%,日本也從負增長轉為增長3.1%,全球同時復甦趨勢日趨鮮明。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經濟迴圈研究所分析出口動向後,主要圍繞「經濟復甦」、「美元」、「中國增長」和「半導體」這4大變動因素進行了説明。該研究所的宮崎浩分析稱,「已開發國家的貿易在很大程度上受經濟影響,但在新興市場國家,2017年半導體因素推高了出口數量」。
美國高通和蘋果等沒有工廠的「無廠企業」從事開發和電路設計,中國負責最終産品組裝。而起連接作用的是在半導體製造設備和測試設備方面有優勢的日本、提供半導體器件的南韓和台灣。
日本對華出口額創新高
從日本2017年的出口額來看,對中國和亞洲出口都創出歷史新高。據日本內閣府分析,2012年底以後日本對亞洲出口增長的約4成來自資訊相關産品,其中的超過8成是半導體製造設備。
![]() |
2018年初以後貿易保持增長勢頭。由德國經濟研究所等發佈、被視為世界貿易先行指標的世界貨櫃吞吐量指數在1月比2017年12月增長1.9%。創出1年零2個月以來最高增速。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1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同時上調了貿易量預期和全球增長率。還提出了自2017年起將連續3年擺脫Slow Trade狀態的預測。
當然,受到中國廠商的智慧手機銷售低迷和美國蘋果iPhone X減産等影響,目前在半導體行業,出現異變的跡象正在加強。受需求減速影響,用於智慧手機記憶體等的NAND型記憶卡價格轉為下跌,有觀點認為高增長已迎來轉折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