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開始比忍耐力?

2019/06/03


      中國政府在6月1日啟動的對美報復性關稅中,將對液化天然氣(LNG)等的額外關稅率提高至最高25%,將限制來自美國的進口。另一方面,對難以從美國以外獲得替代性採購的品類則新設豁免制度等,暗示出做好「持久戰」的準備。貿易談判進入死胡同,中美的關稅大戰正愈加呈現比拼忍耐力的局面。

    

 

      美國國內抱怨聲漸強?

  

      對美國來説,此次中國的報復性關稅被認為將構成巨大打擊的是川普政權一直積極向各國推銷的液化天然氣。中國2018年9月在第3輪報復性關稅中加徵了10%的稅率,結果中國的美國産液化天然氣進口額在2018年10月~2019年3月比上年同期減少8成,出現大幅下滑。中國正在增加採購尼日利亞和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此次對美關稅提高至25%,加速採購轉向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大型液化天然氣企業錢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2018年2月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簡稱:中石油)簽署了美國産液化天然氣的長期買賣合約。錢尼爾能源公司表示「與中石油的合約不會受影響」,但與其他中國企業的新合約將中斷,增設液化天然氣工廠的計劃可能落空。

  

    關於農産品和食品,需求轉向歐洲和加拿大等的可能性也很大,美國生産者將日趨感到不安。美國産葡萄酒的關稅率提高至合計93%,加利福尼亞州的葡萄酒釀造商協會遺憾的表示「由於關稅,商機正在丟失」。美國産木材出口減少4成,美國業界團體抱怨稱「找不到能替代中國的出口目的地」。

  

    川普政權也開始面向國內採取救助措施。美國農業部決定面向因中美貿易戰而受到影響的大豆、玉米和豬肉等的生産農戶,採取提供補貼等最多160億美元的援助措施。川普顯示出對其支援根基的顧及,但在伊利諾伊州經營大豆農場的一位農戶表示「在當地,‘疏遠川普’的趨勢正在加強」。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在通過第3輪提高關稅的約5200個品類中,將汽車零部件等67個品類排除在對象之外,額外關稅為零。這是因為在美國以外難以進行替代性採購,即使支付額外關稅仍將進口美國産品的企業很多。

   

      作為汽車核心零部件的變速箱儘管被徵收5%的額外關稅,但2018年10月~2019年3月的進口額仍膨脹至上年同期的2.9倍。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出,美國的懲罰性關稅導致對美國出口受到限制,同時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導致生産成本提高,構成雙重打擊。

  


      中國能進一步採取的手段在減少

  

    中國在此次報復措施啟動之際新設了豁免制度。其機制是根據來自企業的申請,如果認定難以在美國以外採購,將從報復性關稅的對象中排除。有分析認為,為應對與美國貿易戰的長期化,增加了緩解對國內産業打擊的手段。

    

  

    不過,中國方面也顯現出束手無策感。雖然商務部的發言人高峰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不斷升級摩擦,中方將奉陪到底」,但中國已對來自美國的進口商品的約7成徵收了額外關稅。其餘多為半導體和飛機等難以從美國以外代替的品類。

 

    中國商務部5月31日宣佈建立列舉給中國企業違規造成損害的外國企業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將列入不遵守市場規則、或因商業以外目的停止對中國企業供給等的外國企業、團體和個人。

 

    詳細措施尚未確定,但如果被列入清單,與中國企業的交易有可能難以進行。例如,預計難以採購在中國生産的稀土等。中方顯示出的意圖是牽制因美國將華為技術列入「實體清單」之後停止供貨的外國企業。

 

    不過,如果實際限制交易,外國企業將把供應商更改為他國企業,中國企業也可能受到打擊。對外資的打擊也有可能加速其從中國遷走基地。

  

    在市場上,中國政府誘導人民幣貶值和出售美國國債等對抗措施也被談論,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前行長戴相龍5月31日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等媒體表示,美國國債還有利息收入,價格下跌對我們不利。

 

    中國領導層向國內彰顯出打「持久戰」的準備,但認為能進一步採取的手段正在減少的觀點也不在少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中山修志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