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對華為禁運是沒有勝者的消耗戰

對華為禁運是沒有勝者的消耗戰

2019/05/22

PRINT

華為

     美國對中國華為技術進行事實上的禁運,此舉正對美國高科技企業造成打擊。由於向華為的供貨減少,生産臉部識別零部件的美國Lumentum控股公司下調了收益預期。英特爾等限制零部件供應的動向也在擴大。儘管美國商務部表示對部分制裁措施給予3個月過渡期,但美國高科技企業仍面臨著增長放緩的擔憂。

  

     面向智慧手機生産面部識別零部件的Lumentum於5月20日下調了2019年二季度的銷售額預期,最多將下降12%。由於美國的禁運措施,佔該公司銷售額近2成的零部件將無法再向華為供貨。即使變更銷路也需要時間,因此對營業利潤率預期也進行了下調。

  

 

     該公司被認為是首家因對華為禁運而進行業績修正的美國企業。在5月20日的美國股市上,Lumentum股票遭到拋售,股價下跌了4%。

 

     美國股市5月20日出現了資金從半導體類股票流出的局面。博通和高通下跌6%,英特爾下跌了3%。代表半導體股票綜合股價動向的費城半導體指數(SOX)也下跌4%,創下約2個半月來的新低。美國Jones Trading的策略師麥克·奧克指出:「隨著Lumentum下調業績預估,對華為出口限制的影響迅速顯現」。

 

    華為2018年採購了約700億美元的零部件,其中面向美國企業的採購金額超過110億美元。美國的禁運措施在對華為的戰略造成打擊的同時,美國高科技企業也面臨著失去大宗客戶的局面。

 

    影響已經出現。據美國媒體報道,英特爾、高通、博通等半導體企業在5月20日之前向員工傳達了不向華為供應晶片的方針。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商務部5月20日宣佈關於對華為禁運的部分交易,將設立為期3個月的過渡期。暫時允許與現有通信網及移動終端的維護和軟體更新相關的交易。目的是避免16日生效的禁運措施對美國用戶造成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5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9
投票總數: 2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