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基金第3次登陸日本能否成功?
2021/02/20
外資系基金目前在日本相繼開展企業投資。除了歐洲大型投資基金開設東京事務所之外,香港的基金也招聘日本籍高管,開展準備工作。由於新冠疫情,日本企業的業務重組有望加速,外資基金對日本的關注正在提高。這是第3次出現外資基金登陸日本的熱潮。過去基金之間的收購競爭過熱,曾招致行業的長期低迷,因此也出現警惕的聲音。
總部位於瑞典的大型基金殷拓集團(EQT)計劃招聘3~5名私募股權投資(PE、未上市股票)負責人,推進對保健、資訊通信和服務業等的投資。在投資案件的發掘等方面,將與日本國內基金公司日本産業合作夥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展開合作。
![]() |
殷拓集團在約2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PE部門的亞太區負責人幹勁十足地表示,「日本市場正在迅速擴大,能利用殷拓集團的專業知識,為企業提供幫助」。
總部設在香港的PAG(太盟投資集團)由瑞信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前部長伊藤宏一等人出任PE部門的聯合代表,將在今後數年裏向日本企業投入數千億日元。PAG在不動産投資方面經驗豐富,但在PE領域,僅有對日本環球影城運營公司等的幾項投資。今後將完善體制,正式涉足PE投資。
![]() |
一萬日元(REUTERS) |
目前外資基金登陸日本的熱潮始於2018年。當時以房地産投資為中心的美國黑石集團設立PE部門。美國投資基金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也開設了日本事務所。法國路威酩軒集團旗下的L Catterton成立了日本法人。
日本的大型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出售給基金的案例增加,對案件增加的期待正在提高。2018年美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收購原東芝記憶體(現為鎧俠,KIOXIA),日本企業開始全面剝離非核心業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日本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取得較高回報的情況也産生明顯影響。調查英國Preqin於2008~2017年設立的基金的投資成績,從IRR(內部收益率)來看,日本為18%,與北美(15%)等相比顯得更高。
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企業的業務重組今後或將加速。另一方面,有觀點認為日本與其他國家相比,疫情導致的經濟惡化程度較小。由於認為有望繼續獲得較高回報,日本作為投資對象的吸引力正在加強。
![]() |
外資基金首次大舉登陸日本是在1990年代後半。為開展不良債權投資而設置日本事務所的基金公司將重心轉向企業重建和增長支援。第2次是2000年代中期。當時外資基金對日本企業的併購活躍,美資巨頭相繼登陸日本。不過,由於雷曼危機影響,投資對象的經營陷入僵局。此次稱得上是第3次。
當然,也有聲音對未來表示警惕。在外資基金第2次大舉登陸日本時,基金間的收購競爭激烈,價格被推高的案例增加。現在,日本國內機構也相繼推出大型基金,收購競爭有可能再次出現過熱。在日本的PE業務將生根發芽,還是仍會曇花一現?投資基金的盛衰或將對日本經濟的增長和企業的商業模式産生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