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量增長13%

2023/12/18


      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匯總的數據顯示,11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同比增加13%,達到1493964個(換算為20英呎貨櫃)。運輸量連續3個月超過上年。在美國,因零售業的過剩庫存等原因而放緩的進口需求目前正在恢復。

 

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在復甦

 

       運輸量排在前10位的品類全部超過上年。尤其是玩具·運動器材(增長30%)和服裝(增長12%),2022年明顯下滑的消費品出現回升。運輸量最大的傢具類也增加了14%

 

       從裝貨地區來看,份額最高的中國大陸出發的運輸量增加13%,其次是南韓,增加10%,越南增加32%,新加坡增加19%,排名靠前的地區表現強勁。台灣、馬來西亞和香港等地則低於上年。

 

       雖然運輸量維持復甦態勢,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上年比較基數較低。大型海運公司的高管表示,「傢具、家電和木材等住宅相關品類佔貨櫃運輸量的大部分。預計要到2024年下半年,才會出現利率下降推動住宅市場恢復、物運輸全面恢復的局面」。

 

       相對於運輸量,新造船隻的完工較多,現貨(即時合約)運費疲軟。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上海發往美國西岸的運費在截至128日的一週為每個40英呎貨櫃1669美元,與因提價而出現反彈的9月初相比降低20%左右。發往美國東岸為2441美元,降低2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